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9-0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經過調整后,今天豆粕價格再次開始上漲,而且幅度還不小。我們需要怎么看待和應對呢?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一、豆粕行情的大趨勢
我們前面的文章里分析過豆粕總體趨勢還是上漲的。但是目前即將進入的9月將會是一個十分關鍵的時期。因為我們判斷豆粕上漲趨勢很有可能會破壞掉。如果上漲趨勢破壞,那么豆粕將會進入一個長期的下跌過程。相反如果豆粕上漲趨勢不能破壞的話,那么豆粕還有上漲的時間和空間(可能性相對較低)。讓我們一起等待9月份的行情吧!
二、短期行情分析
價格在經過前期的快速下跌之后,于前兩天穩定,今天大幅上漲。上漲也并不出意料之外,因為我們一直認為,行情的關鍵期是在9月份,因為豆粕在下跌的過期中,肯定是要反彈上漲的,不會一下子就跌下去。那么好了,最近豬瘟疫情,并沒有什么新的發展,而且之前的處理是相當給力的。這個情況大家有目共睹,豬群一旦發生疫情,那是直接撲殺,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而且如果某個地方發生疫情,那么對不起,這個地方(范圍會擴大到周邊市縣)所有的豬都必須待在原地,哪也不要去,外面的豬你也別想進來。這個措施就是和非典時是一樣的,甚至還要厲害的多,得了病直接撲殺,人得了非典好歹還是要冶的!
既然這樣,大家的心理自然會有所放松,豆粕盤面跌了那么多,上漲一些也是合情合理的。問題的關鍵是,盤面他到底能漲多少,漲多久呢?會不會一下子漲上去呢?我們需要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應對呢?其實,我們在前面的仍章里早就說過了,豆粕價格就算上漲的話,預計最多也就能漲個十幾天吧。之后的趨勢,還要不斷地進行跟蹤分析。
三、影響價格變化的主要因素與應對措施
在前面的文章里我有給大家說過,豆粕可能會跌到3100附近,如果能穩住的話,則有可能會反彈上漲。那么前面豆粕在跌到3100后,便再次快速下跌,跌到3050附近,然后今天再次快速反彈漲回來,這說明在這個地方他要能是要穩一穩定的。但是,未必就能一下子漲上去,我們認為豆粕價格至少還是需要回落一下子的,也就是說很有可能會再次跌到3050附近,然后再次反彈上漲,或者快速跌破,并大跌。那么, 我們的措施就是:如果豆粕價格再次下跌到3050附近,需要高度注意,如果可以穩住并反彈上漲時,可以適當補貨。當然了,并不建議大補哈!
決定因素分析:我們之所以這樣分析,主要基于兩點原因:第一、雖然說目前豬瘟疫情,并沒有進一步發展,且有已經被控制住的勢頭,但是如果,我說是如果,萬一某一天,有什么突發狀況,你應該會知道,豆粕肯定是要下跌的,所以不建議大補。第二、美豆豐產,供應寬松,基本上是一定的了,美豆價格要想怎么上漲是不太可能的,如果,我說是如果,萬一要是有個什么報告,出點什么消息,也有可能會導致進一步大跌。
當然了,以上兩點決定因素分析,我們也只是提醒大家注意風險。如果他要是正好是相反的,那么繼續上漲也是有可能的,只是可能性相對較小。一邊走一邊看吧!
貿易戰與豐產博弈下 豆粕震蕩偏強對待
摘要:今年美豆產量大概率創歷史新高,巴西雷亞爾匯率貶值,貿易戰都給美豆構成利空,且市場非洲豬瘟蔓延造成飼料需求下滑,令豆粕期現價格承壓。雖然目前豆粕整體庫存壓力仍存,但隨著巴西豆供應減少,第四季度我國進口豆供應有缺口,下游擔心后期供應,油廠挺價,豆粕現貨價表現抗跌,基差已轉正。短線盤面偏弱后反彈,買家逢低可小批量補庫。中長期來看,連粕必定在貿易戰利多和美豆產量增加利空博弈下維持震蕩。油脂方面,豆粽庫存較高,基本面偏空令油脂行情上方空間始終受抑,棕櫚油可繼續依靠5000元/噸關口嘗試做空。
貿易戰形式嚴峻四季度到港擔憂
2018年7月6日中美互對340億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關稅,打響了貿易戰落實的第一槍。8月23日中美正式互相對500億美元商品中的第二批160億美元產品加征25%關稅。基于中國在全球大豆貿易市場的主導地位,大豆加征25%關稅已經對全球市場造成影響。美國農業部在2018年8月份供需報告里預計2017/18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量為9600萬噸,比上月預測值調低100萬噸;2018/19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量預計為9500萬噸,和7月份預測持平,比2017/18年度減少1.0%。中國進口大豆成本上漲,可能鼓勵養殖戶在飼料配方中取換掉豆粕,使用便宜的國產谷物。對于中國來說,即使采取諸多措施,想要完全替代美國大豆而不嚴重影響國內養殖行業的目標很難實現。中國對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需求量非常大,這從巴西阿根廷的出口量可以看出來。巴西農業產品市場調查機構給出明年巴西大豆產量和出口量都將上漲的預測,也是在通盤考慮中美貿易摩擦對巴西大豆出口產生影響的基礎上得出的結論。對全球貿易而言,貿易爭端帶來的總體影響是負面的。美國農業部宣布,9月4日開始將向農民提供高達120億美元的援助計劃,向大豆種植者支付的金額最高,總計47億美元中的36億美元,計算方式是每蒲式耳1.65美元,乘以農戶產量的50%。但美國國內抗議聲迭起,包括奶農在內的美國各界都對此補貼表示不滿。
由于加征關稅后美國大豆失去競爭優勢,國內企業幾乎沒有新增美國大豆的采購,僅進口3船約18萬噸前期采購的美國大豆,進口總量遠低于去年7-8月份的11船68萬噸。從美國農業部發布的出口檢驗周報顯示,截至2018年8月23日的一周,美國沒有對中國(大陸地區)裝運大豆。此前一周美國也沒有對中國大陸裝運噸,上上周裝運了62,999噸。據最新調查,2018年8月份國內各港口進口大豆預報到港133船847.9萬噸。9月份大豆到港最新預期在800萬噸,較上周預期降50萬噸,10月份初步預期維持760萬噸。11月大豆到港初步預估維持700萬噸。11-12月大豆供應仍不足,但遠期仍可能繼續買入大豆。
8月報告利空巡查產量大增
8月USDA報告顯示:美新豆播種面積維持8960萬英畝不變,單產51.6蒲,上月48.5,上年49.1;產量45.86億蒲,上月43.10,上年43.92;出口20.60億蒲,上月20.40,上年21.10;壓榨20.60億蒲,上月20.45,上年20.40;期末7.85億蒲,上月5.80,上年4.30。本次報告如期利空,令CBOT大豆期價遭遇重挫,跌幅近5%,創下三年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回吐了自7月中旬以來積攢的大部分漲幅。此前上漲,主要是受于歐盟等一些國家采購低價美豆帶動。
美國ProFarmer公司上周組織人員對美國中西部的玉米以及大豆主產區進行為期四天的年度實地考察,考察結束后ProFarmer分析師預計2018年美國大豆單產為53蒲式耳/英畝,比USDA8月份預測的51.6蒲式耳/英畝高1.4蒲式耳/英畝;預計此次大豆單產預測的誤差為正負2%,大豆單產位于51.9~54.1蒲式耳/英畝之間。作物巡查團在巡查中發現,本周調查的所有生產州的大豆結莢數昰都高于預期,而且多數地區的土壤墑債充足,料能幫助大豆作物在未來幾周豐滿豆粒。
且截至2018年8月26日當周,美國大豆生長優良率為66%,前一周為65%,去年同期為61%。大豆結莢率為95%,前一周為91%,去年同期為92%,五年均值為90%。大豆落葉率為7%,去年同期為5%,五年均值為4%。整體形勢較好,也驗證了單產的不斷提高。美國未來6天-10天氣溫較往常高,降雨適量。今年天氣并沒有特殊情況,美豆大概率增產。
美豆豐產預期不斷加強,供應壓力已在盤面體現,如果沒有中國采購,美豆庫存壓力還將上升,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在美豆價格中不斷體現,在中美貿易摩擦和解前,增產下美豆價格將繼續以弱勢震蕩甚至下探為主。
南美出口加大有望擴種
巴西新豆產量維持上月預測值12050萬噸不變,南美農戶將是中美貿易沖突的主要受益者。與美國的情況恰恰相反,市場對巴西和阿根廷農戶更為友好。目前南美大豆供應正在被快速消耗。農戶將毫不遲疑地提高2018/19年度大豆播種面積。2018/19年度巴西大豆產量預計增至創紀錄的1.205億噸。由于播種面積增加,產量數據比上月預測值高出250萬噸。巴西大豆價格上漲,可能造成2018/19年度大豆播種面積增加近7%,達到3750萬公頃。播種工作將于9月下半月開始。供應穩定將使得2018/19年度巴西大豆出口從上年的7470萬噸略微增至7500萬噸。且巴西雷亞爾一直貶值,頁施壓美豆,刺激巴西出口。
在阿根廷,阿根廷新豆產量維持上月5700萬噸不變。大豆價格上漲,出口關稅下調,可能鼓勵2018/19年度大豆播種面積增加13%,達到1900萬公頃。由于大豆單產將從今年的極端干旱中恢復,2018/19年度大豆產量將從本年度的3700萬噸增至5700萬噸。
豆粕庫存高位需求依舊萎靡
因部分油廠設備檢修,整體壓榨量處于190萬噸以上的較高水平,目前國內主要地區油廠進口大豆總庫存量在674.27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8.13%,后期大豆到港量也在下降,預計油廠大豆庫存將下降。
目前國內主要油廠豆粕庫存為122.34萬噸,較上周同期減少4.06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22.74%。且9月份大豆到港最新預期在800萬噸,較上周預期降50萬噸,10月份初步預期維持760萬噸,后期大豆到港相對減少,所以豆粕庫存在下降之勢,所以豆粕基差已經轉正。
棕油承壓下行反彈續空
MPOB數據顯示,馬來西亞7月棕櫚油庫存環比小幅增加,但增幅不及預期,因出口量超過市場預期。此前市場預計棕櫚油庫存在230-250萬噸,但實際數據公布棕櫚油庫存在221萬噸,提振棕櫚油當日午后高開。7月棕櫚油產量環比增長12.8%至150萬噸,為四個月來首度環比增加,但產量仍為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預計未來數月,馬來西亞的棕櫚油產量將會繼續增加。
國內油脂也在累計庫存當中,加之國儲繼續拍賣,基本面依舊偏弱。東南亞棕油增產,而目前印度進口關稅仍處于較高水平,以及數據顯示,2018/2019年度歐盟棕櫚油進口量預計為41.5萬噸,較上年度的69.2萬噸下降40%。歐盟棕櫚油進口預期的大幅下降,這對馬盤形成利空,進而影響國內油脂期價,棕櫚油01合約5000元/短關口壓力較大。
豆油庫存繼續回升,國內油廠開機率保持較高水平位,全國各地油廠大豆壓榨總量190萬噸,處于壓榨高位。中美貿易戰不確定因素較大,經銷商入市謹慎,導致雙節備貨程度要弱于預期。
綜上,今年美豆產量大概率創歷史新高,巴西雷亞爾匯率貶值,貿易戰都給美豆構成利空,且市場非洲豬瘟蔓延造成飼料需求下滑,令豆粕期現價格承壓。雖然目前豆粕整體庫存壓力仍存,但進入四季度庫存有望下降,基差有望擴大。中長期來看,連粕必定在貿易戰利多和美豆產量增加利空博弈下維持震蕩。油脂方面,豆粽庫存較高,基本面偏空令油脂行情上方空間始終受抑,棕櫚油可繼續依靠5000元/噸關口嘗試做空。
相關標簽:豆粕價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