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23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今日全國玉米行情震蕩運行,大多穩定,個別小幅調整:山東地區收購主流區間價1840-1930元/噸一線,大多滯漲企穩,部分企業有下調趨勢,各廠根據需求調整玉米價格行情,當地貿易商對當前行情認可度不高,追漲惜售;東北產區內部需求低迷,17年玉米所剩無幾,貿易商不愿走貨,陳糧積極走貨,發往華北、華東地區;港口穩中偏弱,港存供應充足,現貨購銷清淡,貿易商報價心態整體依舊偏弱,部分為加快出貨成交高報低走。需求不振,替代充裕,飼企仍以執行合同為主,現貨采購謹慎。其他銷區玉米價格行情基本穩定,根據運費及需求調整價格。
由于特朗普政府的出爾反爾,中美貿易戰再度挑起爭端,對500億美元的商品互征25%的關稅,白宮聲明稱考慮對額外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10%的關稅,中國對美征稅清單中玉米、玉米細粉、高粱、大豆等赫然在列,對拋儲重壓下的國內玉米市場形成小幅潛在利好。下周(28-29日)拍賣公告今日已出,800萬噸投放,15年玉米占508萬噸。本周21-22日國家臨儲玉米繼續投放800萬噸,關注成交情況。
拍賣持續降溫 玉米市場風雨飄搖
繼6月首周臨儲玉米周成交率跌破五成以后,國內玉米現貨市場需求持續低迷,港口庫存保持高位水平,其價格呈現疲態以來,6月第二周臨儲玉米拍賣已不被市場看好。事實已證明,當周臨儲玉米拍賣繼續降溫,特別是在臨儲玉米拍賣糧源自上周開始由2014年為主切換為2015年為主以后,臨儲玉米成交價格繼續走軟,與此同時,中美兩國貿易談判即將迎來關鍵的時間窗口,此外東北和華北主產區雷雨天氣再次來襲與高溫天氣輪番上陣,國內玉米現貨市場正在風雨飄搖中。
臨儲拍賣呈現“量價齊跌”
6月第二周(6月14-15日)臨儲玉米拍賣活動已經結束,從成交結果來看可謂“量價齊跌”, 周內臨儲玉米拍賣持續進行,投放總量依然達到800萬噸,成交率進一步下降、成交均價周比明顯走低,由此可見參與拍賣主體熱情降低,在拍賣舞臺剛剛唱主角的2015年玉米并未獲得廣泛歡迎,尤其是吉林地區的2015年玉米。拍賣成交狀況持續變差,與需求低迷有很大關系,除此之外東北陳糧出庫困難、貼水升高、物流成本高、鐵路車皮難請等也令貿易利潤欠佳。
未來玉米出庫壓力越來越大
當前我國臨儲玉米拍賣已歷時兩個多月,龐大陳糧流入市場后對現貨市場的壓力正逐步體現,鑒于臨儲玉米拍賣出庫期為60天(日歷天),不少市場人士評估認為6月下旬將成為前期成交的臨儲玉米出庫的第一個小高峰。自今年4月臨儲玉米啟動拍賣以來,東北地區玉米外運物流持續緊張,運費上漲,拍賣糧出庫積極。不過,由于今年臨儲玉米參拍者眾多,累計成交量迅速突破4400萬噸,市場初步估算,實際出庫率僅30%左右,換而言之,兩個月時間國內玉米出庫量僅1000萬噸左右,余下3000萬噸左右玉米最晚應于8月中旬完成出庫,預計未來出庫壓力將越來越大。
東北及華北降雨天氣再次來襲
6月中旬以來,東北和華北主產區降雨天氣再次來襲,但雨量分布不均的氣象帶來的影響截然不同,東北產區前期干旱缺墑狀況有所緩解,尤其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周邊地區雖然降雨姍姍來遲,而且部分區域冰雹導致區域幼苗受損嚴重。雖然整體來說豐沛雨量仍對新季玉米生長起到一定作用,前期干旱缺墑區域旱情有所緩解,但吉林部分地區有較大冰雹災情,導致當地玉米幼苗自根部折斷,出現苗情危機,而華北降雨正逢小麥收割收尾階段,對于麥收以及過后儲存均有不利影響,小麥發芽降等幾率增加、優質小麥價高難求,對于玉米的替代能力以及優勢將有所縮減,即便如此,短期內市場需求回暖緩慢、維持弱勢的格局仍難以支撐行情上行。端午小長假期間,國內多地玉米價格平穩運行,唯獨華北地區企業收購報價出現明顯上調,其中山東地區表現最為明顯,企業周末期間玉米廠門收購報價上調10-40元/噸不等,提價企業主要集中在濰坊、魯南一帶,其他地區暫時平穩,河南地區也有少數企業報價上調20元/噸。據了解,此次報價上漲主要受到貨量縮減影響,因華北余糧不多、東北陳糧發運利潤微薄,考慮到運費居高不下,在當前價格位置東北貿易商發運拍賣陳糧利潤空間依舊相對狹窄,預計后續山東地區對于玉米品質有要求的企業收購價格仍有上行空間。
展望后市,我國玉米后市趨勢變化又到了一個關鍵的節點,一方面今年我國臨儲玉米拍賣已進行到第十周,雖然消費需求有限,周度成交率正在逐步走低,拍賣成交溢價幅度也小幅縮窄,但已拍賣成交的玉米未來集中出庫壓力將逐漸顯現,另一方面作為影響我國玉米市場的另一個不確定因素——中美貿易關系,后者即將進入一個關鍵時間窗口,同時我們對于進口玉米懸著的心始終無法放下,如果中國讓步進口美國玉米,對于國內市場將是一個沖擊。
玉米價格下半年會呈現怎樣走勢?
今年的玉米收獲同樣會在8月份開始進行,新上市的玉米會對下半年的玉米價格產生怎么樣的影響?玉米價格又會呈現怎樣的走勢?
東北春旱影響玉米價格變化
東北地區是玉米的主要產區,玉米的長勢和收獲對于全國玉米的價格會產生影響。而今年東北地區的玉米春播之后就遭遇了一場干旱天氣,而且遠超去年。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玉米在收貨上市之后,價格會有明顯的變化。
臨儲玉米存量大 抑制玉米價格提升
今年4月12日開始,臨儲玉米開始大量投放市場,由最開始的每周600萬噸到800萬噸,投放量不斷增加。然而,在小麥收獲期到來的時候,臨儲玉米拍賣也停止了。截止6月中旬,東北地區的臨儲玉米成交量僅占庫存總量的,32%,也就意味著還有68%的超過8000萬噸的玉米庫存。如果在玉米收獲期開啟臨儲玉米拍賣,那么對于玉米價格會起到抑制作用,價格不升反而會下降。
所以,下半年的玉米價格,在沒有臨儲玉米的干預情況之下,價格能夠提升,但是幅度有限。如果存在干預,那么價格能夠保持平穩就不錯了,預計要下降。
小麥能夠替代玉米作為飼料嗎?
從當前的情況看,小麥替代玉米的一大問題還是價位差。就以當前小麥市場價位來說,每斤1.2元每斤,而玉米價位不過9毛每斤,試問作為飼料加工企業來說會如何選擇,而作為養殖戶來說又會如何選擇?毫無疑問玉米飼料依舊是首選。
從小麥和玉米的屬性來說,都可以作為飼料,而今小麥的麩皮依舊是作為飼料的用途。但是采用小麥全麥作為飼料的卻很少,除了上面所提及的價位因素之外,和小麥自身品質也有一定的關系。
小麥和玉米同屬于能量物質,但是玉米蛋白質含量較低,為8.7%,然而小麥的蛋白質含量在13.9%,也正是這一差異,使得小麥更加容易成團黏性較大,也就是俗稱的比較勁道。此外,小麥中含有較多的淀粉,黏性比玉米大,含淀粉酶抑制分子,需添加酶制劑來幫助消化淀粉,粉碎不完全對飼料適口性也有一定影響。這也是小麥不被廣大養殖農戶所接受的原因之一吧。
而今小麥價位在收獲之后接連上漲,甚至優質小麥價位即將突破1.4元每斤,同玉米價位差異拉的更大。如此情況下,即便小麥非常適宜于作為飼料,恐怕也沒有人采購吧。不過今年小麥收獲時期由于河南安徽江蘇等地區接連下雨,導致出現不少芽麥,對于這類麥子來說賣不上價錢,不少飼料加工企業采購作為飼料的情況也是有的。
相關標簽:玉米價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