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7-3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7月步入尾聲,雖然華北產區的深加工企業持續下調收購報價,打壓玉米價格行情,但由于東北地區近期災害天氣頻發,18年玉米產量成疑,再加上停收許久的東北深加工企業開始恢復收購,冥冥中釋放了某種信號,使得很多貿易商看漲8月市場。那么,8月的玉米行情能否如他們所愿,迎來一輪上漲呢?中國糧油信息網分析師周喆認為,8月的玉米行情還是有上漲機會的。
新玉米上市,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目前西南地區春玉米零星上市,以湖北為例,當地貿易商外發18年產自然干凈糧上車1800-1840元/噸(水14左右,容重700左右,霉變1-2),而當地同等級的東北陳糧到站價在1850元/噸左右,有一定的價格優勢,再加上作為新糧,在黃曲霉等毒素含量也有一定的質量優勢。但由于數量少,替代能力有限,因此對市場來說,信號大于實質,主產區至少要到9月中下旬18年產玉米才會大量上市,市場供給還要依靠陳糧。
18年產玉米“被”看衰,供給缺口催生備貨熱
今年東北產區備受老天“青睞”。先是春耕期干旱,出苗艱難,農戶大量補種,造成田間“三代同堂”,使得一些玉米苗先天不足。隨后又是持續的強降水以及大風天氣,造成玉米低溫寡照以及倒伏情況嚴重,更加加劇了市場各方對18年產玉米產量的擔憂,普遍預估18年產玉米供需缺口較17年相比至少翻番。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收購難問題,東北深加工企業參拍積極性回暖,積極參拍。同時,15年產玉米由于糧質問題,拍賣中14年玉米成交價格行情呈抬頭趨強走勢。
17年玉米臨近退市,工廠為保庫存依然被動
9月中旬開始18年產玉米才會集中上市,至于17年產玉米,有消息稱,華北產區的17年玉米還能供應市場一周左右,作為當前階段玉米市場主要消耗地,華北產區的玉米加工企業雖然經過前期積極備貨后,需求基本得到滿足,再加上進入檢修季,工廠開機率下調,對玉米的需求降低。但受倉容限制,各企業庫存普遍接近30天,而30天后18年產玉米還不能大量上市。因此,8月中旬前,華北企業還是以一個積極心態應對市場行情變化,主動迎合來保證收購量及消耗量之間的平衡,盡量不動用庫存。東北陳糧的到廠成本價格將影響市場主要需求方的收購報價。
拍賣量降價升,供給成本增加但壓力釋放
從近3周的臨儲玉米拍賣數據可以看出,投放數量始終保持每周800萬噸,成交數量略有下降,成交均價小幅上漲,拍賣呈現量穩價升走勢。對比前期動輒80%、90%的成交比率,近期的低成交率使得后期的供應壓力沒有前期那么大,陳糧競爭激烈程度下降,對玉米價格的壓制力下降。而成交均價的穩步上漲使得市場供給方的成本增加,順勢抬升需求方到貨成本,對玉米價格提供一定的支撐。
水果集中上市,抬升運費
7月以來,交通新規的實行以及東北西瓜大量上市使得公路運輸備受考驗,運費猶如芝麻開花-—節節高。新規使得物流行業中,可上路的車輛數量減少且單體運輸能力減弱,水果集中上市使得僅有的這些達標車輛備受追捧,造成運費價格行情一直趨強運行。持續上漲的運費使得玉米市場上的需求方到貨成本增加,對玉米價格上漲提供支撐。
中美摩擦加劇,港口必須進補國產玉米
隨著歐美達成和解,有消息稱特朗普接下來將全力應對中美之間的貿易沖突,8月1日開始將征收“2000億關稅”,這對本就惡化的中美貿易關系無異于雪上加霜。我國進口美國玉米及其他替代谷物的大門徹底關閉,未來的南方沿海港口周邊飼用原料市場對國產玉米的需求成為剛性需求。雖然目前南方港庫玉米庫存居高不下,但依然難擋后期市場之中國產玉米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雖然18年產春玉米開始零星上市,但由于產量問題難成氣候,對當前玉米市場影響不大,再加上17年玉米余糧所剩不多,市場供給還要看主產區的臨儲玉米,需求方的收購報價將根據陳糧的到貨成本而變動。當前階段,陳糧成交價格及運費上漲之下,企業到貨成本增加,在后期市場仍存在一定需求的前提之下,8月的玉米市場還存在著價格上漲的可能性。
相關標簽:玉米價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