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9-0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目前,國內玉米現貨價格整體穩定,受天氣影響,新季玉米減產預期較強,價格預期較高,東北、華北深加工企業均有補庫意愿,帶動拍賣糧量價齊升;雖然近期國內出現的非洲豬瘟疫情,不利于玉米的飼料消費,但是在新季玉米價格存高開的預期下,各飼企也在積極采購。淀粉方面,國內淀粉現貨價格整體穩定,行業庫存下降,開機率回升。綜合來看,玉米、淀粉合約價格穩中趨強,主要考慮逢低做多為主。
“拍賣”回升或抑制新玉米價格
8月最后一周臨儲玉米拍賣成交率繼續回升,8月30日臨儲玉米投放396.5萬噸,成交261.5萬噸,最高成交價1670元/噸,最低成交1380元/噸,均價1557.34元/噸,成交率65.95%,上周為56.21%,其中遼寧玉米成交率最高,接近100%,吉林接近70%,僅內蒙古小幅下降,或與當地物流不及吉林、遼寧有關。8月31日臨儲拍賣成交量119萬噸,高于上周五78.8萬噸,成交率近30%,高于上周五20%,本周黑龍江地區拍賣成交率回升明顯,且部分糧源溢價較高,其中2014年三等溢價約116元/噸,2015年四等糧溢價110元/噸,三等、四等糧源成交率較高。截至目前臨儲玉米總計投放1.64億噸,總成交7100萬噸,總成交率43%,其中2014年產成交4479萬噸占比63%,2015年產成交2566萬噸占比36%,其余2013年產成交55萬噸,2011-12年產成交1萬噸。分地區來看,黑龍江成交3003萬噸占比42%,吉林成交2443萬噸占比34%,內蒙古成交987萬噸占比14%,遼寧成交668萬噸占比9%,其余四川成交0.7萬噸。目前市場對新糧高開預期濃厚,對于主產區新季玉米產量爭議或將一直存在,新陳糧價差刺激用糧企業對臨儲陳糧的建庫需求,新糧預計九月下旬將陸續上市,新陳糧同時供應市場的格局將持續一段時期,拍賣成交持續回暖對新糧需求替代作用將放大,同時按每周成交300萬噸,拍賣到10月底算,出庫數量不容小覷,再加上新季玉米即將上市,市場供應繼續承壓,對新糧上市后價格有一定壓制作用。
春玉米零星上市影響有限
據了解,8月下旬開始河北、陜西、新疆地區新玉米零星上市,其中新疆塔城地區潮糧30%水分收購價格1130元/噸,折干不含烘干費價格在1400元/噸左右;新疆梅花標準水二等玉米掛牌價格在1670元/噸左右。同時,黑龍江農墾地區有糧商預收2018年秋季新糧,30%水分潮糧報價1200元/噸,高于去年秋季1100元/噸的價格水平,折干不含烘干費1450元/噸,與陳糧現貨價格水平相當。目前來看,雖然不論從數量還是從價格方面,新糧零星上市對于陳糧為代表的市場壓力有限,但隨著半個月后華北春玉米由南向北陸續上市,一個月后華北夏玉米收獲,局部地區可能會進一步感受到來自新糧的壓力。
新陳玉米高價能否順利接軌?
2018年新季玉米收獲上市在即,市場對于今年新糧開枰價格看漲已久,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今年春播到夏季我國東北玉米主產區連續遭遇高溫干旱天氣,單產損失在所難免,華北以及東北局部連續出現臺風也營造了一種玉米大減產的氛圍(實則臺風對于玉米單產的影響范圍是有限的)。目前東北產區天氣炒作仍在發酵,減產預期強烈,據有關機構調研數據顯示,遼西北區有之前受到臺風影響的跡象,部分樹苗及玉米桿隨風向傾斜,沈陽周邊地區受春旱影響較大,有缺苗和大小苗現象,遼南地區受夏季的持續高溫影響,授粉不良,部分玉米出現果穗禿頂缺粒現象。另一方面今年新玉米種植面積增幅有限,生產成本整體提高(尤其是種糧大戶的租地成本翻倍),局部玉米受災以及秋糧上市階段進口谷物難有作為,新季玉米價格高開也在情理之中,不過新季玉米價格高開并不代表新玉米價格和陳玉米高價順利接軌,若現貨市場按照目前趨勢向上,待新糧上市價格出現回調仍是大概率事件。
展望后市,雖然今秋新玉米開秤價高開可能性較大,但同比高開并不等同于新糧上市不會對現貨市場構成沖擊,一方面從供給方面來看,臨儲玉米拍賣持續舉行,且成交量和成交率持續上升,按每周成交300萬噸,拍賣到10月底計算,出庫數量不容小覷,再加上新糧即將上市,市場供應繼續承壓。消費方面,雖然受中美貿易戰影響,進口成本增加,替代品到貨量明顯減少,相比來說內貿需求增加,但是近期疫情態勢逐漸嚴重,截止目前,我國已有遼寧沈陽、河南鄭州、江蘇連云港(601008,股吧)、浙江樂清、安徽蕪湖、安徽宣城6個地方發生非洲豬瘟疫情,未來飼料銷量前景具有不確定性。總的來看,9月供需博弈激烈,玉米市場看漲情緒濃厚,短期玉米價格或將依舊強勢運行,但隨著后期新玉米上市數量的逐步增加,國內玉米價格漲勢即將進入尾聲,因此建議前期優質玉米庫存較高的企業,應注意合理控制庫存,把握好采購機會。
國內玉米(1926, 11.00, 0.57%)價格穩中有漲。山東地區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主流區間價在1860-1960元/噸一線,大多穩定,個別企業較上周五繼續漲10-20元/噸;遼寧錦州港口17年烘干玉米主流收購價在1760-1790元/噸,陳糧收購價格在1750元/噸,容重700,較上周五持平,鲅魚圈港口自然干玉米收購價在1770-1780元/噸,較上周五持平,陳糧收購價在1720-1740元/噸(容重700),較上周五漲10元/噸。廣東蛇口港口二等陳糧價格在1880元/噸,較上周五持平。
今年主產區極端天氣頻發,前期持續高溫干旱,8月臺風,強降雨輪翻上陣,東北局部大幅度減產已成定局,加之據了解,今年東三省的玉米種植成本每畝地較去年增長了近30%,令市場對今年玉米價格高開預期濃厚,部分加工企業有意向在新陳交替時期,備足庫存,貿易商參拍積極性提升,上周臨儲玉米成交火熱,成交溢價持續上漲,市場看漲氛圍不斷增強,貿易商惜售挺價。加之持續降雨天氣,影響玉米運輸,拍賣糧外運量減少,當前華北早熟新玉米可供應量有限,市場正處于供應空窗期,下游部分企業隨著庫存持續消耗,階段性補庫需求增加,均提振玉米價格持續上漲。
不過,目前臨儲拍賣節奏仍未改變,每周800萬噸投放量繼續向前推進,加之,9月中下旬,新玉米將由南向北批量上市,供應仍足。此外,非洲豬瘟疫情仍在持續發酵,養殖戶拋售增多,補欄積極性減弱,不利于飼料消費增長。
相關標簽:玉米價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