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0-13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國慶節前后,國內玉米現貨市場呈現較為分化的價格走勢,節前東北及港口銷區玉米價格維持堅挺走高,華北黃淮玉米價格則開始跌跌不休,節后卻出現相反走勢,隨著北方產區新糧上市數量逐漸增多,東北及港口銷區玉米價格開始走弱,節前東北部分企業在“高開”公布新糧掛牌價后開始調低收購價,而山東部分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止跌企穩,局地價格小幅反彈。再看國內玉米連盤期貨,在9月上旬觸及年內高點后開始呈現震蕩下滑趨勢,主力1901合約更是在節前一度跌至1850元/噸附近,近兩日在此支撐點窄幅震蕩。導致近期玉米市場走勢較為分化的最直接原因是北方各地新玉米開始陸續上市,對接陳糧的過程中出現的價格波動,那么影響未來玉米市場運行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今年東北新糧上市時間略有推遲,且呈現區域性差異,這點我們從當地深加工企業公布新糧掛牌價的時間即可看出,截至目前東北地區已經有十多家企業開秤收購新糧,其中黑龍江5家,遼寧1家,內蒙古2家,吉林僅1家。吉林產區受早期的旱情影響,新糧收割上市時間推遲較為嚴重,今年新玉米收購價較去年同上漲100-200元/噸,但國慶節后部分企業“高開”后均開始下調掛牌價,華北黃淮地區新玉米在9月開始陸續上市,隨著數量的增多對當地玉米價格造成一定沖擊,節前大部分地區玉米收購價呈現持續下跌趨勢,節后的小幅上漲主要是價格在偏低時期的階段性反彈,可見北方新玉米數量隨著秋收的集中開啟將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玉米市場供應也將出現集中寬松態勢。
此外,臨儲拍賣陳玉米也將在10月后集中出庫,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臨儲玉米累計投放臨儲玉米19596萬噸,實際成交8648萬噸,成交率為44%,臨儲庫存剩余量基本在9217萬噸。如果臨儲拍賣結束時間依舊定在10月底,根據目前的成交節奏推算,本年度臨儲玉米成交總量高達9000萬噸以上,加之新糧陸續供應各地,屆時龐大的供應壓力或將限制玉米價格上漲高度。
需求長期看好但短期仍存隱憂
目前市場一致認為,今年玉米飼料及工業消費均呈現增長態勢,不過在需求消費長期看好的情況下仍存在一定隱憂。飼用消費方面主要看畜禽養殖規模變化,盡管經歷了前兩年的環保禁養風波高峰期之后,小規模養殖場退出,我國畜禽養殖行業規模化程度不斷提升,刺激飼料消費持續增長,但8月開始的非洲豬瘟疫情開始肆虐,截至目前全國已經發生非洲豬瘟疫情25例,且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市場產能淘汰明顯。農業農村部公布的2018年8月我國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且均處于歷史偏低水平,這也是非洲豬瘟疫情造成的直接影響,撲殺及補欄積極性的下滑將導致玉米飼用消費減少。工業消費因深加工利潤可觀而出現下半年企業擴產及集中建廠的現象,進而提振玉米消費水平,不過市場傳聞本年度深加工玉米采購補貼金額或有所減少甚至取消,若真如此玉米工業消費的增長幅度或有所減小。
短期區間震蕩而長期重心上移
從上述供需這兩點來看,在新糧集中上市初期及需求消費慘遭限制的情況下,國內玉米價格或將出現階段性回調現象,況且新陳糧交替供應階段,價格波動實屬正常,但仍有諸多利多因素將支撐2018/19年度玉米價格重心不斷上移。而短期內止跌因素集中在地方儲備糧收購工作的展開,進入10月后華北及東北多地中儲糧庫點啟動新糧收購,根據已經公布的中儲糧國標入庫通知:黑龍江地區各直屬庫新糧收購價格1660-1700元/噸,山東地區各直屬庫新糧收購價格1920-1930元/噸,河南漯河直屬庫新糧收購價格1860元/噸,部分地區在節前已經開啟收購計劃,一定程度上提振新玉米價格上漲。長遠來看,進口糧食到港量驟降、種植成本提升帶動的農戶惜售挺價心態以及需求端長期向好等因素將進一步支撐未來玉米行情。
相關標簽:玉米價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