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qū):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yè):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蛇|養(yǎng)鵝|養(yǎng)鴨|養(yǎng)龜|養(yǎng)蝦|養(yǎng)蟹|養(yǎng)鹿|養(yǎng)蠶|黃粉蟲
行業(yè):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yǎng)驢|養(yǎng)蠅蛆
84農業(yè)網 時間:2018-10-26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0月中下旬以來,東北地區(qū)迎來新季玉米收獲高峰,但現貨市場卻保持溫和上升趨勢,甚至連臨近尾聲的臨儲拍賣成交率也迎來“翹尾”行情。最新的拍賣公告顯示,10月25日~26日繼續(xù)拍賣臨儲玉米,總投放量仍為800萬噸,25日和26日分別投放400萬噸。
市場消息稱,下周拍賣將是本年度最后一次,目前該消息未得到官方確認。隨著新糧上市量陸續(xù)增加,吉林玉米深加工企業(yè)也逐漸加入收購“大軍”,加之運輸成本上升推動企業(yè)階段性采購需求,使得目前國內玉米市場價格暫無下行壓力。
臨儲拍賣迎來“翹尾”行情
截至10月19日當周,臨儲玉米拍賣投放798.1027萬噸,成交442.4166萬噸,成交率55.43%。其中,黑龍江玉米成交120.2962萬噸,吉林玉米成交204.5886萬噸,遼寧玉米成交48.8673萬噸,內蒙古玉米成交68.6645萬噸;一等玉米成交122.1624萬噸,二等玉米成交251.2943萬噸,三等玉米成交67.3859萬噸,四等玉米成交1.574萬噸;2014年產玉米成交82.4041萬噸,2015年產玉米成交360.0125萬噸。
今年臨儲玉米啟動拍賣以來,累計投放2.12億噸,成交9450.2806萬噸,成交率44.6%。另據統計,截至目前,臨儲拍賣約出庫6200萬噸。臨儲玉米理論結轉庫存降至8400萬噸水平,拍賣熱情不降反升,出現“翹尾”行情。遼寧省玉米甚至再度出現全部成交的現象,與上周現貨市場漲勢互相輝映。
吉林深加工企業(yè)集中開秤
10月中旬以來,吉林深加工企業(yè)掛牌收購新糧“千呼萬喚始出來”,其開秤價格同比高開50~200元/噸不等,目前掛牌價格集中在1650元/噸。畢竟10月中旬吉林正處于大面積收獲中,農戶階段性賣糧意愿有限,目前價格堅挺在情理之中。至于早熟玉米率先上市的黑龍江省,近期掛牌價格漲跌互現,主流價格集中在1550元/噸左右。
目前,東北深加工企業(yè)普遍盈利,吉林每噸淀粉加工利潤224元,黑龍江每噸酒精加工利潤725元(按新糧計),未來對玉米的采購熱度有望保持。與東北不同,近期華北玉米深加工企業(yè)再度小幅虧損,山東企業(yè)每生產1噸玉米淀粉約虧損34元,或影響其開工率。
運輸成本上升推動需求
近一周,南北港口沿海運費上漲(南北散船運費由60元/噸漲至70~75元/噸)。國內又將迎來用煤高峰與東北新玉米南下疊加,沿海運費偏強具有趨勢性,部分規(guī)模企業(yè)再啟階段性買貨。
受運輸成本上升以及到貨量較少影響,近來南北港口玉米價格雙雙上揚。截至目前,北方鲅魚圈港14%水分二等拍賣玉米主流收購價1730~1750元/噸,與上周持平,15%水分二等2018年新產玉米1770~1790元/噸,上漲10~20元/噸;錦州港口15%水分二等2018年新產玉米1780~1810元/噸,上漲30元/噸。廣東港口散船二等拍賣玉米報價1910~1930元/噸,較上周上漲10元/噸;集裝箱二等拍賣玉米自提價1930~1950元/噸,一等2018年新產玉米自提價1980~2000元/噸,均持平。
近兩周,東北玉米迎來收獲高峰期,但并不代表上市高峰期,市場行情和臨儲玉米拍賣成交雙雙呈現向好趨勢,運輸成本上升等因素可能觸動下游企業(yè)增加階段性庫存,深加工企業(yè)整體盈利良好,都是提振市場的重要因素。短期來看,國內玉米市場暫無壓力。
相關標簽:玉米價格
84農業(yè)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yè)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yè)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