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07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0月份,國內玉米市場進入傳統的“收獲上市期”,根據歷年的走勢規律,新季玉米上市期到來,玉米市場價格一般走弱,但今年的情況卻相反,進入10月份國內玉米市場價格出現上漲,而且漲勢明顯。與玉米市場價格上漲相呼應的就是臨儲玉米拍賣成交情況也隨之回暖,量價齊升?v觀玉米市場,不論是現貨、期貨還是拍賣,均呈現出強勢行情。這一方面反映出市場主體普遍看漲的積極心態;另一方面也暗示著市場對于糧源的迫切需求。
展望11月份,東北新季玉米在收割期延遲一個月后將陸續收割上市,市場普遍反映今年玉米品質較好,而且產量情況比之前預計要相對樂觀,由此來看,新糧集中上市帶來的市場供應壓力將會逐漸凸顯,國內玉米市場整體或將面臨高位回調的風險,密切關注產區新玉米上市量變化、拍賣成交糧源的出庫進度、市場主體的采購心態和非洲豬瘟疫情擴散等相關情況。
拍賣成交量價齊升 成交價創下歷次新高
10月份,臨儲玉米拍賣的最后一個月,和玉米市場的上漲走勢相呼應,臨儲玉米拍賣成交情況也是大幅回暖,量價齊升,最后一周的周度成交率攀升至70.21%,周度成交均價也創下歷次的最高紀錄,高達1523元/噸。數據顯示,10月25日和26日,臨儲玉米計劃拍賣800.36萬噸,實際成交量為561.90萬噸,成交率為70.21%,周比上漲14.78%;成交均價1523元/噸,周比上漲24元/噸。
截至10月底,2018年國家臨儲玉米拍賣累計投放總量21990萬噸,累計成交總量10014萬噸,同比增加4274萬噸,增幅高達74.5%。據了解,目前拍賣成交糧源實際出庫量7000萬噸左右,剩余的3000多萬噸也將陸續出庫,由此出現新陳糧同時供給市場的局面,密切關注市場供需情況的變化。
國內玉米價格全面上漲
10月份,在臨儲玉米拍賣持續進行、玉米產區迎來傳統上市期的前提下,國內玉米市場價格仍穩中上漲,華北產區漲幅尤為明顯。
山東深加工玉米價格突破2000元/噸。10月份,山東深加工玉米收購價格強勢上漲,環比漲幅100-160元/噸。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0月底,山東壽光金玉米收購價1990元/噸,較9月底上漲150元/噸;西王集團玉米收購價2040元/噸,較9月底上漲120元/噸;英軒酒精玉米收購價2010元/噸,較9月底上漲110元/噸;諸城興貿玉米收購價1990元/噸,較9月底上漲130元/噸;新豐淀粉玉米收購價1944元/噸,較9月底上漲154元/噸。近期,華北產區玉米價格一直處于高位運行態勢,一方面是因為東北新季玉米上市較往年推遲,拍賣糧源也沒能及時運抵,導致區域糧源供應偏緊;另一方面華北地區新季玉米今年減產,且去年陳糧質量較差,周邊地區優質糧源較少,基層農民惜售心態較強,貿易商囤糧挺價,多重利好因素共同推動玉米價格上漲。目前,當地深加工企業仍以消耗本地糧源為主。
東北深加工玉米收購價穩中有漲,但漲幅不及華北。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0月底,吉林公主嶺中糧和黃龍已開始掛牌收購新玉米,收購價格1650元/噸;吉林燃料乙醇玉米收購價1650元/噸,較9月底上漲30元/噸;吉林榆樹中糧玉米收購價1620元/噸,較9月底上漲60元/噸;黑龍江中糧肇東依舊處于停收狀態,黑龍江中糧龍江玉米收購價格1600元/噸,與9月底持平;黑龍江青岡龍鳳玉米收購價1680元/噸,較9月底上漲70元/噸;黑龍江綏化昊天玉米收購價1610元/噸,較9月底上漲10元/噸。相對于華北地區來說,東北地區玉米市場相對平穩,10月下旬才開啟漲勢,漲幅相對有限。不過,由于今年東北產區玉米收獲期延遲,且近期出現連續降雨,導致收割進度減緩,上市量有限,農民惜售抬價。后期,隨著上市量的增加,供應偏緊格局有望逐步緩解。
南北港口玉米價格同步上漲。進入10月底,隨著新糧上量逐漸增加,拍賣糧持續出庫,北方各大港口玉米收購價格并沒有因此下調,反而出現持續上漲現象。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0月底,北方港口玉米主流收購價1850-1860元/噸,理論平艙價約1900-1910元/噸,較9月底上漲40-50元/噸;廣東港口二等拍賣糧報價1960-1980元/噸,較9月底上漲40元/噸。
玉米及替代品進口量同比下降
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9月份我國玉米、高粱、大麥和木薯進口總量呈現下滑趨勢,其中,玉米進口量陷入低位,高粱和大麥進口量則環比明顯增長,同比均明顯下滑。從前三季度進口量來看,玉米進口量同比增加,高粱和大麥則同比大幅減少。
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9月份我國進口玉米4萬噸,環比減少88%,同比減少84%。1-9月份累計進口291.7萬噸,同比增加28%。
2018年9月我國進口高粱9萬噸,環比增加50%,同比減少78%,1-9月份累計進口362萬噸,同比減少15%。
2018年9月我國進口大麥68萬噸,環比增加24%,同比減少27%,1-9月份累計進口623萬噸,同比減10%。
10月31日美國美灣9月交貨的美國2號黃玉米165.6美元/噸,合人民幣1153元/噸;到中國口岸完稅后總成本約為2172元/噸,環比上月上漲119元/噸,比去年同期漲525元/噸。目前廣東港玉米主流成交價約1960-1980元/噸,較上月同期上漲40元/噸。受中美貿易戰影響,美國玉米到中國口岸的完稅成本較前期增加,美玉米完稅價比廣東港價格高出200元/噸,進口玉米沒有明顯的價格優勢。
深加工產品價格穩中上漲
10月份,受玉米原料成本上漲影響,淀粉、酒精等玉米下游產品價格繼續穩中上漲。
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國內主要地區淀粉主流價格為2350-2680元/噸,分地區來看:山東玉米深加工企業淀粉主流報價2650-2680元/噸,環比上漲140-190元/噸;吉林深加工企業報價2400-2450元/噸,環比上漲100-150元/噸;黑龍江企業2350-2370元/噸,環比上漲70-100元/噸。
截至10月底,國內主要地區酒精價格為5025-5500元/噸,分地區來看:華北地區酒精報價5150-5500元/噸,環比持平;黑龍江西部酒精報價5025元/噸,環比持平;吉林地區酒精報價5150元/噸,環比上漲100元/噸。
目前,國內淀粉、酒精價格繼續保持穩中上行,深加工企業理論加工利潤較好,企業開工率保持高位,目前,淀粉行業開工率在70%左右,酒精行業開機率約60%。
疫情持續擴散 生豬價格分化
自8月初以來,遼寧、河南、江蘇、浙江、安徽等多地相繼發生非洲豬瘟疫情,截至10月底,根據官方公布的疫點疫情已發生超過50起,疫情態勢已經擴散到全國多個區域。目前,全國除新疆、青海,其余各省均不能進行生豬跨省調運,受此影響,生豬主產省價格不斷下跌,生豬凈調入省豬價接連上漲,價差進一步拉大。
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全國瘦肉型生豬出欄均價12.82元/公斤,較上月下跌0.90元/公斤。另據農業農村部公布數據顯示,2018年9月份全國生豬存欄量不降反增,環比增0.8%、同比降1.8%;而能繁母豬存欄量則是繼續下降,環比下降0.3%、同比降4.8%。
相關標簽:玉米價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