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26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自10月上旬開始,我國玉米市場刮起了一股“漲價風”,集中調漲的地區不僅局限在新糧提前上市的山東、河北等地,近一個月東北產區玉米價格漲勢尤為明顯。行情寶監測數據顯示:處于玉米價格洼地的黑龍江地區主流企業掛牌價已站穩1700元/噸,一直領漲全國的山東地區主流企業玉米掛牌價則突破2000元/噸。在兩大產區的強勢帶動下,國內大部分地區玉米市場均呈現震蕩走高態勢。目前正處在是新糧集中上市階段,再加上非洲豬瘟疫情對玉米飼用需求終端的打壓,按理說,國內糧價本應呈現疲軟態勢。究竟何原因導致的本輪玉米價格的快速上漲?
我們從今年各地玉米價格走勢情況來看,近期漲勢最為突出的地區主要集中在東北及華北兩大產區,而主導兩地糧價上漲的原因既有相同之處又存在一定差異:
國慶節前后,東北產區深加工企業開始陸續公布今年新糧開秤價,吉林地區因前期干旱天氣影響而出現推遲上市情況,導致部分企業開秤收糧的時間推后15到30天左右。從開秤價來看,東北整體新糧掛牌價同比去年大幅提升80-200元/噸,且高開的同時基本呈現高走趨勢;截至11月23日,黑龍江、吉林多家企業玉米收購價已經突破1700元/噸,遼寧、內蒙古局地更是漲至1800-1870元/噸的高位。
導致東北各地糧價高企的原因:1、新糧上市推遲;這個主要集中在吉林地區,因初期干旱導致整體收割時間出現明顯延遲。2、農戶惜售挺價;由于企業新糧掛牌價高企,加之市場看好后市,導致農戶惜售盼漲情緒較強。3、外調糧源較少;盡管黑龍江、遼寧等地沒有出現明顯收割推遲現象,但由于吉林新糧供應節奏緩慢,導致黑龍江部分新糧流入吉林,而遼寧產區新糧主要供給到港口,以至于東北糧入關及進入南方銷區數量偏少。
相比于東北的持續走高態勢,近期華北黃淮地區玉米市場呈現震蕩行情,而引導華北市場整體走勢的地區主要是山東。據行情寶了解,目前山東深加工企業玉米主流掛牌價全面突破2000元/噸,最高價漲至2080元/噸;盡管近期有所回調,但價格依舊處于偏高水平。導致山東等地糧價震蕩走高的原因有幾點與東北相同:農戶惜售及東北糧入關數量較少,而山東當地玉米價格漲跌主要取決于深加工企業玉米到貨量,因此近期的回調也是由于玉米到廠量提升。
玉米市場仍存在回調風險
目前我國玉米市場表現強勁,但回調風險也在逐漸逼近,主要基于以下幾點:
市場供應寬松態勢逐漸顯現
上文提及到東北農戶惜售心態較強是近期供應階段性偏緊的關鍵原因。一方面是市場看漲后市,特別是在企業玉米收購價大幅高開高走的情況下。另一方面則是由于今年種植補貼下滑明顯;2018年黑龍江地區玉米的生產者補貼大幅下調至25元/畝,并且2019年該補貼將取消,以至于農戶惜售挺價心態更為強烈,而且對明年玉米種植意愿產生明顯影響。不過進入12月之后,隨著玉米市場逐漸進入供應高峰期,市場寬松態勢開始顯現,而且前期拍賣陳糧出庫節奏加快,玉米供應日趨寬松的背景下,未來玉米價格或出現回調態勢。
需求端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盡管今年玉米深加工行業呈現產能增加趨勢,但目前尚未出現明顯提振消費現象,尤其是進入冬季后企業停機率提升。而飼用消費終端更是受到非洲豬瘟疫請的影響,8月以來我國生豬養殖業持續遭受非洲豬瘟疫情的重創,農業農村部通告數據,截至11月22日,全國有20個省份47個市(區、盟)發生73起家豬疫情、1起野豬疫情,累計撲殺生豬60萬頭,疫情的持續發酵一定程度上影響飼料需求端,國內玉米市場同樣受到影響。
綜合來看,國內大部分地區玉米價格已經漲至階段性高點,再度突破高點的難度逐漸增大。而漲價原因多數集中在東北新糧上市節奏緩慢方面,隨著未來新糧上市數量逐漸增加、陳糧出庫加快,玉米市場存在一定回調風險;建議不宜過分追漲后市,農戶逢高出售為主。
相關標簽:玉米價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