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竹節秋海棠又名慈姑秋海棠,為秋海棠科、秋海棠屬植物,是多年生小灌木,因莖節酷似竹節而得名。葉表面綠色,花鮮紅色;成簇下垂,姿態優美艷麗,在溫暖的地區可常年觀花,通常每年的4月至11月為盛花期。
一、形態特征
莖直立光滑,莖節肥厚,紅褐色,株高50厘米至100厘米。葉為長橢圓形,有許多白色小斑點,如同星星閃爍,新葉尤為明顯。花色粉紅,花形由許多小花組成一個大聚傘形花序,從莖節處的葉腋中抽生而出。
二、繁殖技術
竹節秋海棠的繁殖主要以扦插為主,也可水插和分株繁殖。選取生長健壯的頂端嫩枝作插穗,剪取長10厘米至15厘米的有3節至4節的小段,下部切口在最下節0.5厘米處為宜。晾1天,插入河沙苗床中,扦插深度在5厘米左右,入土部分的葉片要全除去,保留上部2個至3個葉片,為防止水分蒸發,可適當剪去一部分葉片。基部按實,用噴壺澆水,遮陰保濕,月余可生根移栽。
三、管理技術
竹節秋海棠是淺根系植物,性喜半陰、濕潤和溫暖,不耐寒,忌暴曬、炎熱和水澇,適宜生長溫度為15℃至25℃。抗旱性能強,怕積水,喜歡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澆水原則是見干見濕。
肥料是植株生長的必要元素,施肥應在盆上干時劃鋤進行,施肥后澆水可便于植株吸收。在莖葉不旺或新翻盆之時,都忌施大肥。春季生長旺盛期,每10天至15天施一次稀薄液肥,夏季高溫季節,植株停止生長,應減少施肥。開花期和冬季暫停施肥。
加強光照時間,竹節秋海棠喜陰怕暴曬,適宜長年南陽臺內栽培。春、秋、冬季宜給予充分的陽光。夏季避免強光照射,否則會使植株葉片發黃,生長緩慢。
加強植株修剪,有利保持良好的株形。對生長多年的植株,或植株生長得過高,或莖下部的葉片脫落,造成株形不美觀、影響觀賞效果的,可結合春季換盆進行修剪,以利植株萌發新枝,可開出更多的鮮艷花朵。
病蟲害防治,應全面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如遇高溫潮濕天氣,竹節秋海棠易發生病蟲害。對病蟲害的防治,其一要加強通風透光,盆土不能偏濕,更不能讓盆內積水。其二每半月噴一次殺菌劑,如甲基托布津、多菌靈等,預防病害的發生。如發現有紅蜘蛛危害時,可噴灑三氯殺螨醇1500倍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