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貼梗海棠為薔薇科木瓜屬落葉灌木,喜光,較耐寒、耐旱,對土壤適應性強,是園林中春季觀花的優良樹種之一,既可單株栽植,也可成行栽植作為花籬,又可作為盆栽觀賞。花期3~5月,先花后葉或與葉同放,常3~5朵花簇生于2年生短枝上,花色為紅、粉紅或白色,花梗極短,好似貼梗而生,故名貼梗海棠。單花開放3~5天,單株開放3周左右。
貼梗海棠可用分株、壓條、扦插等方法進行繁殖。
1.分株繁殖
分株法于春、秋兩季都可進行。挖出母株后,根據根的長勢,用利刀分截,每株有一千即可,然后分栽,澆足水,放背陰處養護,一般很容易成活。成活后進行正常養護管理。
2.壓條繁殖
壓條法于3月下旬~9月下旬進行。選擇長而壯的枝條壓入土中,入土部分用利刃刻傷,以利形成愈合組織生根,用U字形鐵絲扣住枝條加以固定,再蓋上8~10厘米土壤,并將覆土壓實。約經過半個月即可生根,再經之個月左右將壓條從母株上割下,另行栽植。
3.硬枝扦插
硬枝扦插在春、夏、秋三季均可進行,以早春較好,選取一年生健壯枝條,粗度在0.5~1厘米之間,剪成12~44厘米長的插穗,整好圃地并經消毒后,進行扦插,深度約為插穗的1/2,株行距為20厘米×30厘米,扦插完畢后馬上澆1次透水,并覆膜保溫,此后還要長期保持膜內土壤濕潤,并經常打開覆膜進行通風,40天左右即可生根,秋后可以移栽。
嫩枝扦插貼梗海棠嫩枝代謝作用強,內源生長素含量高,細胞分生能力旺盛,有利于插穗生根。但嫩枝抗逆性差,扦插時正值夏季高溫,水分養分消耗大,易引起枝條枯萎死亡,因此,嫩枝扦插對技術和環境的要求比較嚴格。
一是扦插基質準備插床底墊12~15厘米厚的煤渣、礫石、粗沙作為滲水層,上面鋪15~20厘米厚的細河沙作為扦插基質。扦插前沙床要噴水,使持水量達到四成,而后將沙壓實,刮平待用。使用0.1%~1%高錳酸鉀溶液徹底殺菌消毒;營養袋內裝基質為按1∶1比例混合的干凈河沙與過篩肥沃田園土,用0.1%~1%高錳酸鉀溶液殺菌消毒。營養袋長×寬為8厘米×12厘米(袋四周有滲水透氣的小孔)。
二是扦插時間和插穗選擇嫩枝扦插適宜5~8月,6月最佳。應在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幼齡母株上選擇粗壯、生長旺盛的半木質化嫩枝作為插穗。為防止枝條失水,最好在清晨剪取插穗,做到隨剪隨用、激素處理。插穗長度10~15厘米為宜,剪去基部葉片保留上部葉片,下切口要靠近腋芽。深度以插入枝條的1/3~1/2為宜。
三是激素處理扦插前用ABT生根粉處理可大大提高成活率。方法是將ABT生根粉按比例配成溶液,再將插穗基部放入溶液中浸8~12小時。
四是溫度、濕度和光照掌握好適宜的環境濕度和生根溫度,是貼梗海棠嫩枝扦插成敗的關鍵。空氣相對濕度應在85%~95%之間,溫度在20~28℃,以25℃為宜,同時還需要適宜的光照。具體管理辦法為,扦插后首先要注意立即澆1次水,促使插穗與基質密切接觸。用噴水的方式提高空氣濕度,噴水量不宜太大,尤其是基質內不能積水,否則易導致插條腐爛。噴水一般每天2~3次,高溫時噴3~4次。其次要控制溫度,搭建遮陰網可降低溫度并防止陽光直射,另外噴水、通風等措施都可降低溫度。第三要注意調節光照強度,前期要避免強光直射,防止枝條水分過度蒸發造成葉片萎蔫或灼傷,影響生根。插穗生根后,需適當增加光照條件,促使葉片制造光合產物,使植株健壯生長。
五是生根后管理插穗生根后,需逐漸增加透光強度和通風時間,使其逐步適應外部環境。插穗成活后要及時移栽,移栽后同樣需要加強綜合管理。移栽初期需采取遮陰、澆水等措施,成苗后要做好整形、土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各項工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