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爬地海棠因植株匍匐生長,好似爬在地面上而得名,是近年新培育的一個優良海棠品種。它具有植株低矮、開花繁多、花色鮮艷、花期長、坐果率高、掛果時間長等特點。爬地海棠的花朵為橙紅色,春季花朵密密匝匝,幾乎將地面覆蓋;夏季綠葉間也有零星的花朵開放;秋季則花、果并存。爬地海棠在園林中可用作地被植物,布置園林景觀、花壇等處,效果很好,也可盆栽觀賞。
爬地海棠為薔薇科木瓜屬落葉灌木,其葉形、花形跟常見的貼梗海棠相似,但比帖梗海棠的葉片、花朵小,而且更為稠密。爬地海棠的植株為叢生,株高30厘米~40厘米,枝條斜向或匍匐生長,為灰褐色,枝條上無毛,有小刺;葉片具有2枚半圓形或腎形托葉,葉片卵形至長橢圓形,長2厘米~4厘米,邊緣有銳鋸齒;花朵聚生,花莖2厘米~3厘米,花朵為紅色或橙紅色,先于葉開放或花、葉同放,3月~4月為盛花期,夏、秋季節也有零星的花朵開放;果實橢圓形或圓球形,直徑3厘米~5厘米,成熟后呈黃色,帶紅暈。
爬地海棠喜溫暖濕潤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最佳。爬地海棠喜光,在陽光充足處生長良好,光照不足會導致開花稀少、植株徒長。爬地海棠的抗逆性較強,耐干旱、耐瘠薄、耐寒冷,因此平時管理較為粗放。爬地海棠栽種時要施足基肥,花后追施3~4次復合肥,以提供充足的養分,促使果實的發育。在生長期要及時清除雜草,天旱時注意澆水,勿使土壤過于干燥。每年的秋季落葉后至春季萌動前進行一次修剪,剪除病弱枝、交叉重疊枝、徒長枝,并將過長的老枝剪短,以集中養分多發開花枝。爬地海棠不耐水淹,故在低洼、積水處不宜種植。
爬地海棠容易遭受蚜蟲、紅蜘蛛、刺蛾等害蟲侵害,應注意防治;易感染病害為銹病,也要及時噴藥防治。此外,如果土壤缺鐵或pH值偏高,還會引起生理病害,使爬地海棠的葉片發黃,可追施礬肥水,以改善土壤的酸堿度并補充鐵元素。
爬地海棠的繁殖有分株和扦插等方法。分株繁殖可在春季進行,將叢生的植株分成數個小叢,然后分別栽種即可。扦插繁殖要使用半硬枝扦插,在5月份進行,具有較高的成活率。需要注意的是,爬地海棠播種繁殖雖然也能出苗,但實生苗變異性大,往往不能保持品種的優良性狀,故很少采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