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玫瑰海棠屬秋海棠科秋海棠屬的多年生草本花卉,是近年從國外引進的新潮花卉。因其營養生長期短,花期特長,尤其能在國慶、元旦、春節期間開放,很受人們喜愛。它體態豐潤,花葉并美,最適于盆栽,可修剪成大小和形態各異的多種姿態,用作點綴廳堂廊架或布置庭院花壇,均極相宜。現將其生物學特性及養護技術介紹如下。
1.生物學特性
(1)形態特征玫瑰海棠株高25~35厘米,莖肉質、多汁,單葉互生、心形,葉色多為綠色。花型大多重瓣,也有單瓣、半重瓣等。其株形與花色極象球莖秋海棠而又無明顯球莖,其花色有紫紅、大紅、粉紅、黃、白等,與秋海棠相比,更為艷麗多彩,因具有玫瑰般的姿、色、香,因而稱為玫瑰海棠。只要有足夠的營養生長期,國慶節前后就會開花,陸續開花直到春節,花期長達5個多月。
(2)生長習性喜歡溫暖、濕潤和半蔭環境。生長適溫20~25℃,不耐高溫,超過30℃生長不良,低于10℃,生長受阻。它屬于短日照植物,對光照反應敏感,宜于在弱光和散射光下生長。各個不同的發育期植株對溫度的需求有所差別。夏季高溫季節,要注意遮蔭防暑,并加大空氣相對濕度,利于越夏。秋季天氣轉涼,要求適溫15~18℃,如再處在12小時的短日照條件下,更有利于花芽的分化,而且形成的花朵品質好,顏色深。開花期喜冷涼濕潤氣候,在15~20℃的氣溫下花朵開放時間增長。適宜生長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pH值在6~7之間的土壤上。
2.養護技術
(1)繁殖技術玫瑰海棠常用枝插、葉插、組織培養等法繁殖。枝插可選用健壯枝條,兩節為一插穗,稍帶葉片,枝插的介質可選用潔凈的砂土、泥炭土和珍珠巖等混合物。插后搭棚遮蔭保溫保濕,在20℃條件下約20天生根,發根3~5條時,就可定植。葉插可選取健壯成熟的葉片,留葉柄1厘米剪下,將葉片剪成直徑6~7厘米大小,插入沙床,葉柄向下,葉片一半露出床面,保持室溫20~22℃,插后20天左右生根,長成小苗一般需50天左右,具2~3片真葉時移栽。組織培養繁殖,筆者曾用MS為基本培養基另加BA、NAA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取得成功。其方法是,當組培苗長到高3厘米、根3條以上時即可煉苗移栽。先過渡移栽到塑料穴盤中,移栽基質配比為:蛭石10∶泥炭1。前7天要保濕遮蔭,避免陽光直射,以后每7天澆一次0.05%復合肥水,生長30天后就可定植到花盆中或移栽到土壤中。
(2)盆栽基質玫瑰海棠盆栽以疏松肥沃、微酸性基質為宜。一般以園土6∶蛭石3(或珍珠巖、食用菌渣之類)∶泥炭1(體積比),加適量復合肥混合而成。玫瑰海棠再怕板結,盆栽土如出現板結,要及時用竹簽或鐵絲松散,每年或隔年換盆和換新土一次,每次換用的盆缽宜較原栽盆略大,并增加新的肥土,以利根系生長。
(3)肥水管理玫瑰海棠小苗移栽要避開盛夏高溫期。生長期間盛夏需遮蔭,大棚栽培也需1~2層遮陽網遮蓋。整個生育期需水量并不大,澆水要適量,切忌大水漫灌。每半月施肥一次,肥料可用多元素復合肥,濃度宜稀不宜濃;忌偏施氮肥,氮肥過多易出現葉片卷曲,影響花形。花芽形成前增施磷鉀肥,可用0.3%磷酸二氫鉀溶液澆根或噴施,7天1次,連用2次,促使花蕾發育。
(4)摘心整形當幼苗高約10厘米時,就要在第四、五個節位處進行摘心,以促其萌發側枝。如果側枝過分生長,則再加以摘心,以便變成一個半球形株型。對衰老枝、病蟲枝,特別是過密枝,應及時修剪,減少養分消耗,增加透光度,減輕病蟲害發生,促進花蕾形成。
(5)病蟲害防治主要害蟲有蚜蟲、紅蜘蛛和卷葉蛾幼蟲,為害新芽、花蕾和葉片等,可選用蚜虱凈10%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或阿維菌素純生物殺蟲劑4000倍液噴灑防治。常見的病害有斑點病、莖腐病和根腐病等,養護時應控制澆水,加強棚內空氣流通,并定期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防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