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雙陽梅花鹿是以雙陽型梅花鹿為基礎,采取大群閉鎖繁育的方法,歷經23年,培育出的我國第一個茸用梅花鹿品種,品種形成時鹿只數為3725只,已被引種到全國各地上萬只,現存欄10萬余只。
1.1體質外貌特征雙陽梅花鹿體型較大,成年公鹿體高101-111cm,體長103-113cm,公鹿平均體重138kg,其頭軀長方形,四肢較短,全身結構緊湊結實,頭呈楔形,額寬平;成年母鹿體高88-94cm,體長94-100cm,體成熟時體重68-81kg,母鹿頭頸清秀腹圍較大,后軀發達,乳房較大。公母鹿夏毛為棕紅色或棕黃色,梅花斑點大央稀疏,背線不明顯,腹下和四肢內側被毛較長,呈灰白色。冬毛密而長,呈灰褐色,梅花斑點隱約可見。
1.2生產性能
1.2.1產茸性能雙陽梅花鹿茸細毛紅地茸大而粗,眉枝特別長,茸頂肥大而粗嫩,其不但高產而且茸型優美肥大粗壯。1-10鋸公鹿鮮茸平均單產為2.9kg(最高單產15kg),鮮茸重3kg及其以上的公鹿占58.2%,鹿茸優質率為60%以上。90年代以來有多只公鹿鮮茸產量創造了我國梅花鹿養殖業最高紀錄。
1.2.2繁殖性能雙陽梅花鹿,育成母鹿受胎率達84%,繁殖成活率為71%。成年母鹿受胎率91%,繁殖成活率為82%。雙胎率2%-3%。
1.3遺傳性能雙陽梅花鹿遺傳穩定,三鋸三杈鋸茸鮮重遺傳力為0.53,重復力為0.67。如雙陽梅花鹿公鹿與東遼縣母鹿雜交;受胎率在90%以上,在東遼鹿場6只雙陽種公鹿后裔3歲全部長成大三杈型茸,比該場同齡公鹿大三杈率高24.4%,產茸量高62%。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