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梔子花又名黃梔子、山梔、林蘭、木丹。茜草科,梔子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梔子花是優良的綠化、美化、香化樹種,廣布我國南方地區。春夏開白花,6瓣,頂生或腋生,有短梗、極香。凋謝后花朵變黃褐色,余香仍然四溢。果實用水萃取可得黃色染料,用于棉、毛、絲等纖維的染色。花期5~7月,果熟期11月。其變種有:
大花梔子var.grandifiora,果實熟時呈紅黃色。
黃斑梔子var.awreo-uar-iegata,其葉緣有黃色大斑,有的金葉呈美麗之黃色。
重瓣梔子var.oualifolia,株形較梔子為大、分枝多,花大重瓣。
中醫學上以果實入藥,性寒、葉苦,清熱瀉火,主治熱病心煩、目赤、黃疽、吐血、衄血,熱毒瘡瘍等癥。果實成熟后采收、曬干或烘干,篩去灰屑,凈雜質即為藥用生山梔。碾碎的梔子放入鍋內分別炒至金黃色、焦糊色、黑褐色,取出晾干,即得“炒梔子”、“焦梔子”、“梔子炭”。根、葉亦入藥,隨用隨采。花初放時采收,曬干備用或鮮用。
民間實用驗方,供參考。
(1)主治吐血取生梔子9克,鮮藕1000克,生姜汁3~5滴。將山梔子研末,鮮藕搗爛取汁,共混勻,分兩次服。每日1劑,血止即停。
(2)治外感熱病初起發熱,心煩、胸悶,舌苔黃取梔子15克,豆豉10克。水煎服。
(3)治急性黃疸型肝炎取鮮梔子根60克,白茅根、淡竹葉根各30克,菌陳40克。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劑,連服7~10天。
(4)治風火牙痛鮮梔子根120克。水煎,調食鹽少許月匠。
(5)治小便不通梔子仁14個,獨頭蒜1個、滄鹽少許,搗貼臍及囊,良久即通。
(6)治胃脘痛山梔子7~9枚,炒焦,水一盞,煎七分入生姜汁服之。
(7)治跌打損傷:
①山梔子250克,當歸、桃仁、紅花各150克,面粉、凡士林各250克,醋500毫升。前四藥共研細末,將面粉放鍋中加水,加熱攪成糊狀,倒入藥粉攪勻,再加凡士林、米醋調勻即成。外敷患處,每日1次。
②梔子310克,紅花31克,大黃、姜黃各155克,土鱉蟲31克。共研細粉,白酒調敷患處。每日換藥一次。
(8)治瘡癥紅腫:
①梔子和水搗爛敷之。②梔子仁燒灰調麻油搽之。③梔子、蒲公英、金銀花各12克,水煎服,每日3次。
(9)治音啞梔子花5~7朵,開水沖泡代茶飲。
(禁忌:脾胃虛寒,食少作瀉者忌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