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基本要求:力爭早期成園,為高產穩產優質打下基礎,全面貫徹落實各項建園措施,加強培育管理。
2、園地建設
①茶園開墾。場地清理:清理擬建茶園范圍內所有樹根、雜木、石塊地等;初墾:全面深墾60厘米,宜在夏秋高溫少雨時進行;復墾:初墾約一個月后進行,深度30厘米左右,除雜草、雜物等干整地面,以便布置茶行。
②建園形式。梯級茶園:10°以上的坡地,就地取材構筑梯級。基本要求是:梯面外高內低(1°―2°的反坡),外埂內溝,同級梯各段等高,梯梯接路,路路相通,溝溝相連。梯寬既便于茶行布置,又不浪費土地,梯壁高在1.5米以內。土筑梯壁放坡70°左右;草皮磚砌梯壁放坡70一75°:梯級茶園茶行就是從梯面外側,即離梯埂0.6-0.7米設置第一條茶行,而后依據既定行眶向內設其它各行茶樹。
3、種植
①種植規格與密度單行雙株條植:行距1.5米,穴距30―35厘米,每穴兩株茶苗。
②種前施底肥小行距30―40厘米開溝施,溝深60厘米,寬50―60厘米,畝施農家有機肥100-200擔,茶樹專用復合肥或磷、鉀肥50公斤,肥土混合后再復土整平地面。
③栽植
栽植茶苗宜在10月―3月上旬進行。入土深度以超過根莖部5―10厘米為度。以保水提高成活率,踩緊茶蔸附近的土壤,澆足定根水。
4、種植后的管理
①間苗補缺。定植后徑一個生長期后.在秋末初冬或第間苗應留強去弱,補缺用同齡或大―齡的茶苗。
②幼齡茶園土壤管理。可間作冬季綠肥,如蠶豆、紫云英、滿園花等,但夏季不宜間作。茶園間作以不防礙茶樹生育為原則。幼齡園尤應注意及時中耕除草。
③幼齡茶園樹體管理。定型修剪:2年生時,當苗高30厘米以上,主干粗3毫米以上時,作第一次定型修剪,離地面15―20厘米剪去主枝上段,但不剪主枝剪口以F的分枝。3年生時第二次定型修剪,剪口比第一次提高20―25厘米,至4年生時進行第三次定型修剪,剪口比第二次提高25―30厘米。頭兩次應注意壓強扶弱,第三次剪平。
④保苗措施
移栽后第1年的茶樹,抗性弱,常因外界條件不適而大量死苗。為此,必須抓住抗旱熱、防寒凍的工作,確保全苗。幼樹抗旱熱的主要措施有促早苗、澆水、除草、蔽蔭、地面鋪草覆蓋等。防寒凍的主要措施有秋培壯苗,灌越冬水、鋪草、茶蔸培土和地膜覆蓋等。幼齡園防病殺蟲時應嚴格控制濃度,防止藥害發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