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棉花蕾期整枝主要是去葉枝。葉枝生長勢強,消耗養分多,加劇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矛盾。當辨認出果枝和葉枝時,就要把第一果枝以下的葉枝打掉,但要保留主莖下部大葉以維持較大的葉面積,增強光合能力。如遇到缺苗斷壟的地方或地頭底邊,也可以適當留一、二個葉枝,以充分利用空間。其次是抹贅芽。贅芽生長快,消耗養分多,影響蕾鈴發育,所以,要及時抹撣。棉花整枝技術的應用,在我國行之已久,整枝技術有去葉枝、打頂心、打邊心、抹贅芽、去無效蕾、剪空枝、打老葉等。每畝費工多大10個左右。不少科技人員對棉花整枝的增產效果和經濟效益早就持不同意見,各棉區也都做了大量的整枝試驗。由于各地氣候條件、品種和管理措施不同,實驗結果很不一致,整枝對產量的影響,有表現增產的,也有表現減產的。但是,整枝后普遍表現爛鈴減少,促進早熟,霜前花產量增加,纖維品質高。因此多數認為棉花整枝不可避免,但也不必過分精細,應根據當地氣候、品種等條件,適當加以簡化。一般棉田,應打頂和去葉枝;旱薄地棉花,只進行打頂就可以了;多雨,高密度而又旺長的棉花,除了打頂、去葉枝外,還應采取其它整枝措施,或則控制肥水,或則采用化學藥劑控制。我省棉區無霜期較短,降雨集中在棉花旺長季節,為了促進早熟,減少霜后花,減少爛鈴,提高纖維品質,應采取必要的整枝措施。實驗證明,適當控制肥水和化學藥劑控制相結合栽培技術,能較好地控制棉花個體生長和群體的發展。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