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棉花從播種到出苗50天內可發生多種病害,常導致爛種、爛芽、爛根、葉枯,嚴重時造成缺苗斷壟,不能一播全苗,甚至毀種,對后期產量質量影響很大。按照其發病部位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根病,主要包括立枯病、炭疽病、紅腐病,常造成爛種、爛芽、根莖腐爛,造成整株、成片死苗;另一類是葉病類,主要包括黑斑病、角斑病等,危害葉片,造成葉片枯焦,影響幼苗早發。棉花苗期(播種-出苗-現蕾)病害危害較重的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紅腐病。一、病癥(一)立枯病半知菌亞門,真菌,立枯絲核菌屬。棉苗出土前即可發病,造成爛種、爛芽。出苗后發病的部位在莖基部,先在莖基部產生黃褐色病斑,病班逐漸擴展繞莖基部一周,縊縮,棉苗萎蔫倒折。(二)炭疽病半知菌亞門,真菌,炭疽病菌屬。棉苗出土前幼芽、幼根變褐色,腐爛。棉苗出土后,莖基部一側先出現紅褐色小斑點,后逐漸呈梭形凹陷病斑。病斑中央灰白色,邊緣紅褐色,嚴重時病斑連接包圍莖基部造成死苗,病斑處紅褐色。濕度大時,病斑上產生小粒點,表面有粉紅色粉狀物(孢子團)。此外,幼苗葉緣上可形成橢圓形病斑,后期在棉鈴上也可發病(圓形凹陷斑)。(三)紅腐病半知菌亞門,真菌,鐮刀菌屬。發病部位為整個根部。棉苗出土前幼芽變褐腐爛,出土后整個根尖端呈褐色,水浸狀,略腫脹,后腐爛死苗。病輕的可在根莖部長出新根,但苗弱。二、病害循環初侵染來源主要是帶菌棉種、土壤及病殘體。發病過程根據傳播途徑可分為兩種類型,即土壤傳播類型和種子傳播類型。(一)土壤傳播類型以立枯病為主,其次為紅腐病。立枯病菌是典型的土壤真菌,可以菌核和病殘體上的菌絲在土壤中長期存活,以表層5-6cm土層分布較多。當條件適宜時,菌核萌發的菌絲在土壤中擴展,侵染,隨著地溫升高,棉苗生長抗病力增強,立枯病可停止發展。病原菌在土壤中擴散主要中耕、澆水、降雨,并可等引起多次再侵染。(二)種子傳播類型以炭疽病、紅腐病為主,其次是黑斑病。病原菌以分生孢子附著在種子表面的短絨上,以菌絲體潛伏在種子內部越冬,作為初侵染來源。當春季帶菌種子播種后,萌發時,越冬菌即開始萌動生長進行初侵染。 田間發病后,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靠空氣、降雨等傳播進行再侵染。降水主要使紅腐病擴展(濕度大)而炭疽病和黑斑病的再侵染主要靠空氣、降雨傳播,尤其是雨滴反濺作用可使葉片上發病。空氣傳播甚至可大范圍傳播,并傳播棉鈴上,使種子帶菌。三、發病條件棉花苗病的發生與氣候條件、棉種質量及耕作栽培措施有較密切的關系。(一)氣候條件各種苗病病原菌生長、繁殖和侵染需要較高濕度,因此苗期遇到陰雨及土壤濕度大時有利于病害發生和發展。(如播種時人工造墑的濕度大,發病較重)。[pagebreak]各種病原菌對濕度要求雖不一致,但棉花是喜溫作物,播種后遇低溫會影響棉種萌發和出土速度(10℃以下會爛種),所以容易遭受病原菌侵染而造成爛種、爛芽,棉苗出土后兩周內,棉種本身養分已消耗盡,本身制造養分的能力又弱,抗病力極差,易誘發病害。尤其是遇到低溫陰雨潮濕天氣,更利于造成病苗、死苗。(二)播種質量棉種籽粒飽滿,生活力強,出土快,苗壯抗病。反之,則出土慢,苗弱而不抗病。(三)耕作栽培措施連作棉田土壤中菌連年積累,病重。播種深度、播期都影響苗病的發生及發生程度。四、防治措施由于棉花苗期病害種類多,常常幾種病害混合發生,而且受環境條件和棉苗本身抗病力的影響,因此在防治上,應在預防的基礎上,重點抓好播種階段的種子消毒、土壤處理和幼苗階段的栽培管理和藥劑防治等綜合措施。(一)播種階段選種、曬種、選優汰劣。此項措施與栽培上的要求是一致的,除具有促進種子后熟、增強生活力外,曬種還可直接殺死部分病原菌,以減少帶菌量(曬種在我省棉區已形成習慣,簡便易行。包括:1、播種前消毒處理:通常有兩種方法:物理方法(溫湯浸種)、化學藥劑處理(浸種、拌種)。溫湯浸種(為常用方法):既可殺死種子內外帶菌又兼有催芽作用。方法是:55-60℃溫水浸種30分鐘,水與種子重量比為2.5:1(下水時水溫可在70℃,或三開一涼)。注意:土壤干燥地區不宜進行溫湯浸種。2、化學藥劑處理:浸種:抗菌素401或402,1000倍液浸種24小時。拌種:近幾年來,改用50%多菌靈、托布津等可濕性粉劑,用0.3-0.5%干種子量拌種,拌種時先用水浸濕棉種,晾至絨毛發白,把藥與少量草木灰拌勻后拌在種子上。浸種、拌種對殺滅種子內外帶菌效果良好。3、加拌土壤消毒劑:主要防止土壤帶菌的立枯病菌等侵染幼苗。方法:在溫湯浸種或藥劑浸種基礎上,將種子撈出晾至絨毛發白,然后把藥與10倍草木灰混勻,拌在種子上播種(如果種子消毒用拌種法,可把藥摻在一起再拌種),一般用70%五氯硝基苯,干種子量的0.5%。(二)出苗后防治1、及時噴藥防治:棉花出苗后如遇低溫多雨,尤其受寒流影響,應及時噴藥防治葉部危害。常規藥劑:半量式波爾多液(石灰:硫酸銅:水=1:0.5:160)。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50%多菌靈、托布津800-1000倍噴藥治療。2、加強栽培管理:主要配合栽培管理要求,如適期播種,出苗后及時劃鋤,散濕增溫,提高地溫,促壯苗,增強抗病力。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