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棉花黃萎病在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病。自然條件下苗期很少出現癥狀。一般在4―6片真葉期開始顯癥,生長中后期棉花現蕾后大量發病,初在植株下部葉片上的葉緣和葉脈間出現淺黃色斑塊,后逐漸擴展,葉色失綠變淺,主脈及其四周仍保持綠色,病葉出現掌狀斑駁,葉緣向下卷曲,葉片由下而上逐漸脫落,僅剩頂部少數小葉,蕾鈴稀少,棉鈴提前開裂,后期病株基部生出細小枝。縱剖病莖,木質部上產生淺褐色變色條紋。夏季暴雨后出現急性型萎蔫癥狀,棉株突然萎垂,葉片大量脫落。由于病菌致病力強弱不同,癥狀表現亦不同。劃分為落葉型、枯斑型和黃斑型等。落葉型病株葉片葉脈間或葉緣處突然出現褪綠萎蔫狀,病葉由淺黃色迅速變為黃褐色,病株主莖頂梢、側枝頂端變褐枯死,病鈴、苞葉變褐干枯,蕾、花、鈴大量脫落。枯斑型的葉片癥狀為局部枯斑或掌狀枯斑,枯死后脫落。黃斑型葉片出現黃色斑塊,后擴展為掌狀黃條斑,葉片不脫落。在久旱高溫之后,遇暴雨或大水漫灌,葉部尚未出現癥狀,植株就突然萎蔫,葉片迅速脫落,棉株成為光稈,剖開病莖可見維管束變成淡褐色,這是黃萎病的急性型癥狀。該病不矮縮,能結少量棉鈴。
防治方法
1.實行大面積輪作倒茬。最好與禾本科作物輪作,防病效果明顯。
2.選用抗、耐病品種,精加工包衣棉種。枯萎病、黃萎病混合發生的地區,提倡選用兼抗枯萎病、黃萎病或耐病品種。
3.認真檢疫,保護無病區。無病區的棉種不能從病區調運,防止枯萎病及黃萎病傳入。
4.堅持連年清除病田的枯枝落葉和病殘體,就地燒毀,可減少菌源。
5.用農藥防治時,注意交替、輪換用藥。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