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蘇雜3號是江蘇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雙價轉基因雜交抗蟲棉,2002-2003年通過長江流域雜交棉區域試驗及生產試驗,2004年獲得農作物轉基因安全證書,2005年通過國家審定。
一、特征特性
該品種生育期130天左右,植株呈塔形,株高120厘米左右,坐桃較早,四桃分布較均勻,優質桃比例高達70%以上,生長勢強,前期生長穩健,中期長勢較強,后勁足。葉片中等大小,層次清楚,通風透光性好。結鈴性較強,鈴大、單鈴重5克左右。吐絮暢,衣分40%左右,纖維品質優,皮棉色澤好,有絲光。高抗枯萎病,耐黃萎病,抗棉鈴蟲。2005年在品比試驗中,蘇雜3號每畝籽棉產量達263.7公斤,比對照增產15.2%。示范田種植每畝產量達256.7公斤。
二、栽培技術
1、育壯苗密植。蘇雜3號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搶冷尾暖頭播種育苗,苗床澆足底水,干籽播種,1缽1粒,蓋過篩酥土1-1.5厘米厚,齊苗后及時通風降濕,除草、防病、培育壯苗。移栽大田時適當稀植,建立良好的群體,有利于奪取高產,平均行距0.8-1米(大行距1-1.2米,小行距0.6-0.8米),密度每畝1300-1500株。
2、整枝及施肥。蕾期(棉苗9葉左右)及時去除公枝和芽眼,后期整除空枝和贅芽,保持棉株較好通透性,防止爛鈴。適施基肥,巧施苗肥,重施花鈴肥,普施蓋頂肥。基肥每畝開溝深施45%復合肥15公斤。苗肥在移栽活棵后對發苗較差的田塊,每畝用薄水糞或碳銨15公斤對水750-1000公斤澆施。花鈴肥分兩次施用:第一次在6月底至7月上旬、棉花開花初期施用,每畝用菜餅40-50公斤、45%復合肥10公斤、尿素5公斤開溝深施;第二次在棉株結住2個左右大鈴時,每畝施尿素15公斤,蓋頂肥在打頂后1周左右每畝施尿素7.3-10公斤。后期結合治蟲,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溶液或2%尿素溶液2-3次。
3、全程化控。一般蕾期每畝用縮節胺1.5-2克對水300公斤整株噴灑;開花期結合花鈴肥的施用每畝用縮節安1.8-3克整株噴灑;打頂后1周每畝用縮節安3-4克封邊心。具體用量據當時棉花長勢和氣候確定。
4、防治病蟲害。病蟲害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及時做好蟲情調查與測報。苗、蕾期重點抓好蚜蟲、盲蝽蟓和紅蜘蛛的防治;中后期主要抓好紅蜘蛛、斜紋夜蛾的防治;三、四代棉鈴蟲、紅鈴蟲如基數大,達到防治指標時,要及時用藥防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