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冀668是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棉花新品種。2000年通過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定名為冀668,并被科技部列為“十五”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品種。2001年通過全國農作物新品種審定。2002年通過新疆自治區審定。近幾年來,該品種已在多個省市推廣種植,產生了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1 遺傳基礎 冀668具有豐富的遺傳背景,其母本冀資123為利用陸地棉、亞洲棉(中棉)及野生棉,采用染色體加倍技術進行三個棉屬種間雜交、回交、復交選育出的高產、抗黃萎病品種;其父本231為一纖維品質優良的品系。1994年在(冀資123×231)的F3中選得優異單株,經多次南繁加代,定向選擇而成。冀668集雙親的優異特性于一身,并優于雙親。
2 特征特性 該品種出苗快且整齊,苗勢壯,整個生育期生長穩健。株高83.8cm,株型塔形,植株清秀。第一果枝節位6.8,單株果枝11.6個,莖稈綠色堅硬,葉片中等大小,葉色濃綠,較皺。鈴大,單鈴籽棉重6.0g,鈴圓形有鈴尖。結鈴性強,單株成鈴12.8個,上中下結鈴分布均勻。衣分40.8%,衣分較高,子指10.6g,不孕籽率低(6.6%)。早熟性好且早熟不早衰,全生育期130天,屬中早熟品種。吐絮順暢集中,易采摘,霜前花率高(90.1%)。纖維色澤潔白,品質優良?共 ⒖购敌院谩/傝旧,易管理。
3 產量表現 1997-1999年河北省棉花品種預試、區試和生產試驗平均皮棉和霜前皮棉產量為每公頃1297.5kg和1173.4kg,分別較對照冀棉20增產14.0%和15.1%,各年度各次試驗均為第一位;1999-2000年全國黃河流域區試和生產試驗平均皮棉和霜前皮棉產量為每公頃1210.0kg和1104.5kg,分別較對照中棉12增產18.0%和21.8%,均占第一位;1999-2001年西北內陸棉區第八輪陸地棉新品種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平均皮棉和霜前皮棉產量為每公頃2182.6kg和1954.9kg,分別較對照豫棉15增產25.8%和25.3%,均居第一位。冀668在各年度各級區域試驗和生產示范中均表現了突出的豐產性、穩產性。
4 纖維品質 農業部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的品質結果,河北省區試平均:2.5%跨長30.2mm,比強度22.0cN/tex,馬克隆值4.4,整齊度47.7%,伸長率6.9%,品質指標2298;全國黃河流域區試平均:2.5%跨長29.1mm,比強度20.0cN/tex,馬克隆值4.5,整齊度46.0%,伸長率6.5%,環紡紗強1131bf,品質指標1787。纖維品質均衡、穩定,紡紗品質高,纖維品質好。
5 抗性分析 經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植保室鑒定,枯萎病指為7.49,黃萎病指為13.88,為抗枯萎、黃萎類型品種。經品種穩定適應性分析和多指標模糊綜合評價,冀668耐澇抗干旱,耐瘠薄,穩產性較好,特別在干旱年份、中低肥力條件下種植增產潛力大,具有很好的抗逆性能。
6 適宜種植區域 適于黃河流域棉區和新疆南疆棉區種植,尤其適于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陜西和新疆南疆等干旱少雨、土壤瘠薄地區廣泛種植。生產示范結果表明,冀668還適宜棉薯、棉瓜、棉菜等多種方式間作種植,易管理,產量高。
7 栽培管理要點 施足底肥,重施花鈴肥。適時播種。種植密度為高水肥地每公頃3.0萬―3.75萬株,中等地力4.2萬―4.5萬株,旱薄地6萬株左右。及時防治各種棉田害蟲。適時適量化控,掌握少量多次原則。根據棉花生長情況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及時追肥澆水,雨季注意排水,后期補施鉀肥,防止早衰。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