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棉花不育系制種技術是利用昆蟲輔助傳粉不育系雜交制種法,克服了目前廣泛應用的棉花雜交種子生產方式――人工去雄授粉雜交制種法存在的費時費工、工作強度大、制種田管理復雜、種子生產成本高等缺點,勞工用量可較之減少50%以上,而且可以進一步提高雜交種子的純度,是生產棉花雜交種子最為理想的途徑。
棉花不育系制種技術是培育出帶有隱性低酚標記性狀的轉基因抗蟲核雙隱性不育系而進行昆蟲輔助傳粉制種,以解決目前棉花雜交制種技術的費時費工,工作強度大,而且導致假雜種多等一系列問題。
該技術利用昆蟲輔助傳粉不育系雜交制種法,克服了現在廣泛應用的棉花雜交種子生產方式―――人工去雄授粉雜交制種法存在的費時費工、工作強度大、制種田管理復雜、種子生產成本高等缺點,勞工用量可較之減少50%以上,而且可以進一步提高雜交種子的純度,是生產棉花雜交種子最為理想的途徑。
簡要技術
該技術以轉基因抗蟲核雙隱性不育系中抗A為基礎材料,培育出帶有低酚標記性狀的轉基因抗蟲核雙隱性不育系進行昆蟲輔助傳粉育種,不僅簡化了制種程序、減少了育種工作量,同時在苗床上或切割種仁目測色素腺體的有無即可區別真假雜種,有色素腺體的則為真雜交種,否則為假雜交種,從而避免了經濟損失,可用于大規模生產雜交種子。
經過有性雜交,把隱性無腺體基因轉入到中抗A之中,在其后代育性分離群體中,作株對株雜交(不育×可育),分收分種,調查其后代育性分離比例和腺體的有無,并結合農藝性狀觀察,經多年多次定向選擇,最終篩選出抗蟲、低酚、不育株率穩定表現為50%的不育系材料,具體如下:
1.隱性低酚半保持系的轉育。利用隱性低酚抗蟲棉品系作父本和中抗A為母本進行雜交,F1拿到海南島加代,從F2代中選取低酚可育株當父本,與分離的不育株作株對株的雜交,按株分收,第二年種植,調查育性,保留不育株率為50%的株行。
2.低酚雙隱性核雄性不育系純化。對不育株率為50%的株行進行腺體觀測,選取低酚的可育株和低酚的不育株進行株對株雜交,按株分收雜交種和測交種。利用海南島冬季加代,一年兩季,經過連續3年的株對株雜交和測交,選育出性狀穩定的抗蟲低酚雙隱性核雄性不育系,該不育系綜合農藝性狀優良,高抗棉鈴蟲,植株塔形、葉片適中、結鈴性強、鈴殼薄、吐絮暢,不育度100%,不育性穩定、徹底。
應用前景
1.和現有的人工去雄授粉雜交制種法相比,本發明可以大大減少制種田間的勞動強度,減少工作量,提高制種工效,從而大幅度地降低制種成本。
2.以本發明的不育系為母本,很容易區別真假雜交種,而且在苗床上即可輕易拔除,可以大面積、大規模的借助昆蟲輔助傳粉不育系田間制種。
3.本發明不育系恢復源廣泛,一般陸地棉品種(系)均可作為其恢復系,雜種優勢明顯,競爭優勢為115%―136%,且抗蟲效果好。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