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棉花產量高低與施肥水平密不可分。施肥量少,滿足不了其生長需要,施肥量過大不但造成流失和浪費,而且增加生產成本,合理施肥能促進棉花穩健生長,提高棉花產量和肥料利用率。
一、棉花的需肥規律
1、棉花的一生需要較多的氮、磷、鉀肥外,還需要錳、硼、鋅、硫等微量元素,需要氮、磷、鉀的比例為3:1:3,這個數值在不同地區、不同自然件下會有所變化,有最新數字表明其比例為8:3:6,可以看出棉花對氮、鉀的需求量總是高于對磷的需求量。
2、花鈴期是棉花一生中需肥最多的時期,從開花到吐絮,棉株吸收的氮素占全生育期的60%以上,吸收的磷素和鉀素都占吸收總量的70%以上。故重施花鈴肥是爭取桃多桃大、不早衰的關鍵措施。
3、追施的時間、數量、種類和方法,要結合具體生長情況靈活運用。
旱年,沙質土,土壤含水量少,肥效難以發揮,棉株長勢弱,花鈴早施、重施,可在初花期施用;澇年,粘性土,土壤肥力足,生長旺盛的棉田,應適當推遲到棉株下部有1-2個成鈴時施,注意少施、深施,否則,下部不易座桃。
二、當前棉農在施肥方面存在的問題
1、有機肥投入量少
有機肥養分全面,肥效均衡,同時能疏松土壤,增強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而目前棉農有機肥普遍投入量少,甚至不施有機肥,造成土壤板結,透氣性差,漏水漏肥現象嚴重,影響棉花生長發育,化學肥料的利用率也大大降低。
2、化學肥料的投入量大
部分棉農仍然存在著“施肥越多,產量越高”的錯誤認識,化學肥料的投入量較大。據調查,有的棉農僅肥料一項每畝投入170-180元。這樣,過量施肥,容易造成氮肥的流失,磷肥被土壤固定等資源浪費問題,導致投入產出比降低。
3、對肥料的性質、作用、成分等認識不夠。
據調查,氯化鉀的使用量要大大高于硫酸鉀的使用量,但要提醒農民朋友注意,鹽堿地不要施用氯化鉀,以免加重鹽害。
4、鑒別肥料真偽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在市場上流通的合格肥料應該是標有肥料登記證號、準產證號、產品標準號的“三證”齊全的肥料產品,并且注明肥料的有效成分名稱、養分含量、凈重等。建議農民朋友在購買前注意查看,并且盡量到信譽較好的肥料經銷部門購買,不要貪便宜而因小失大。
三、施肥建議
1、增施有機肥料:廣避肥源,充分利用秸桿堆漚,池塘淤泥、人畜糞便、餅肥等,畝施有機肥3-5方,或腐熟的優質雞糞2-3方。
2、配方施肥:按照棉花的需肥規律,氮、磷、鉀肥配合施用,避免單一施肥,一般每畝底施二銨10-15公斤,尿素10-15公斤。如復合肥濃度較低,可適當增加用量。
3、重施花鈴肥、補施蓋頂肥:在施足底肥基礎上,畝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鉀5公斤左右,立秋前后,為增加秋桃,在8月上中旬補施一次蓋頂肥,每畝追尿素5-10公斤。
4、根外追肥:對土壤缺鉀引起的早衰田初花期前后結合治蟲根外噴施氯化鉀2-3次,每次畝用量0.1公斤左右,一般棉田生育后期,為保持和延長葉片功能期,增加鈴重每畝可用0.2%磷酸二氫鉀和1%-2%尿素溶液或鋅肥、硼肥等進行根外噴施,每周1次,連續噴霧2-3次,可有效防治棉花早衰。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