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選用良種根據我省油菜良種補貼政策,省農業廳確定了26個主推品種。結合汨羅生產實際,我市推薦4個品種:湘雜油753(中熟偏遲)、湘雜油763(中熟偏遲)、中油雜11號(中熟)、湘雜油4號(中熟偏早)等,供農民選用。二、適時播種油菜適當提前播種促早發,增產效果比較明顯。移栽油菜以9月上、中旬播種育苗為宜,秧齡一般30天,最多不超過35天,每畝用種量2兩。三、培育壯苗培育壯苗是油菜高產關鍵所在,壯苗移栽后,發根好,活蔸快,發蔸也早,有利于形成冬前壯苗,增強抗逆能力,形成高產苗架。油菜壯苗的標準:移栽時有6-7片葉,早栽油菜苗齡35天左右;晚栽油菜苗齡40天左右,苗高20厘米左右,株型矮壯,節間密集,根頸粗壯,根系發達,不高腳,不曲頸,葉柄粗短,葉色濃綠,苗整齊一致,無病蟲害。1、種子處理播種前必須曬種1-2天,并用鹽水進行選種,然后在水中浸三四個小時,用5%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拌種,播種時拌等量細土,以增加播種均勻度。2、苗床處理選用土質肥沃、地勢平整、接近水源、2年以上未種過其他十字花科作物的旱土或中稻田作苗床,苗床大小與大田種植面積的適宜比例為1:5-6。苗床地先進行翻耙,然后整土開廂,廂寬1.2-1.5米,溝寬30-35厘米,溝深15-20厘米,并開好腰溝、圍溝,撿凈殘根雜草,整細土壤,平整廂面。每畝以人畜糞1000-1200公斤、過磷酸鈣20-25公斤、氯化鉀5-6公斤,混和拌勻堆漚7-10日后施于廂面,在整地時抱歉勻地施于土表層。3、苗床管理天氣干旱時于每天傍晚澆施稀薄糞水,出苗后堅持澆水抗旱,有條件的也可進行溝灌,灌至廂溝三分之二時停止進水,等廂面濕潤后將余水排干。遇多雨天氣及時清溝。齊苗后及時撥去叢生苗,使苗不擠苗,苗距在3厘米左右。待幼苗長至3片真葉時進行定苗,每平方米留苗110-135株。雜交油菜具有生長優勢,間苗、定苗時注意去小留大,除雜去劣。定苗后和移栽前7天追施2次尿素,施用量分別為每畝5公斤、3公斤。油菜3葉期,根據苗勢,畝用15%多效唑30-40克兌水50公斤噴霧,促進壯苗、分枝,控制苗高四、合理密植我們提倡重點推廣油菜育苗“一穴雙株”。棉田油菜育苗移栽5000-8000株,稻田油菜育苗移栽在8000-10000株,丘崗地油菜育苗移栽在8000株以上。移栽時嚴格要求“三帶”、“三要”、“三邊”和“四栽四不栽”。“三帶”是:帶泥、帶肥、帶藥到本田。“三要”是;行要栽直,根要栽穩,苗要栽正。“三邊”是;邊取苗,邊移栽,邊澆定根水。“四栽四不栽”是:大小苗分栽不混栽,栽新鮮苗不栽隔夜苗,栽直根苗不栽彎根苗,栽壯苗不栽弱苗。保證移栽質量,以利成活返青快,加速新根和葉片生長。五、科學施肥原則: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重施底肥,增施磷鉀肥。1、重施基肥油菜移栽前,有條件的農戶每畝用豬、牛欄肥1200-1500公斤,拌和過磷酸鈣30-40公斤、氯化鉀20公斤、硼肥1.5公斤,拌和均勻堆漚7-10天,于移栽時施于穴內。沒有豬牛欄糞的農戶每畝用有機肥50公斤加25%的復合肥60公斤加硼肥1.5公斤,拌和均勻施于穴內。油菜移栽前沒有用25%的油菜專用復合肥作基肥的或加硼肥的,在移栽時將“愛棵硼”先用熱水溶化或持力硼,兌入定根水中施用。[pagebreak]2、勤施苗肥分兩次施用,第1次于油菜移栽后7-10日返青時施用。每畝用尿素3公斤,或碳銨10公斤,或腐熟人糞尿500公斤對水澆施。第2次在11月15日-25日施用,可用尿素3公斤,或碳銨10公斤,或腐熟人糞尿500公斤對水澆施。旱土干時,適當多兌水。3、穩施臘肥在12月底至元月上、中旬,根據苗勢每畝施用腐熟人畜糞水5至10擔或尿素5-7公斤加鉀肥3-5公斤,生長旺盛的早施。4、巧施苔肥在苔期噴施優質硼肥,用“富樂硼”(速效)或“速樂硼”1包兌水50公斤噴施。在施氮肥方面,一定要看苗施氮肥,冬苗不壯、春苗不旺,葉片小,葉片稍帶紫色的;春后長勢弱,葉片身上無光澤的,可以每畝施尿素2.5-5公斤。5、必施硼肥油菜缺硼會產生“萎縮、不實癥”,嚴重減產,甚至顆粒無收。施用硼肥一般可增產20%以上,對嚴重缺硼的土壤可增產50―60%,且含油量提高。根據優質油菜尤其是雜交優質油菜對硼素敏感,需硼量大的特點,硼肥最好底施加蕾薹期葉面噴灑。①底施:一般每畝硼肥施用量0.5~1kg。可與其他氮磷化肥混勻,施入苗床。一般施于土壤上層為宜。②葉面噴灑:用0.05~0.1kg的硼砂或0.05~0.07kg的硼酸,對人少量水溶化后,再加入50~60kg水,即為每畝田塊噴灑用量。應注意在晴天的下午噴灑。此外,硼肥還可作為拌種、浸種或灌根施用。六、田間管理(1)灌水防秋旱。9月底至10月上旬若遇秋旱,為促進全苗、齊苗,播種后應及時灌跑馬水抗旱。 (2)化學除草。油菜移栽后7-10天,雜草1-3葉,每畝用“高效蓋草能”4-6包(每包15毫升)兌水噴霧。(3)化學調控。油菜3葉期,根據苗勢,畝用15%多效唑30-40克兌水30公斤噴霧,促進壯苗、分枝,控制苗高。第2次在越冬前(12月中下旬),根據菜苗長勢,每畝用15%多效唑30~50克對水30公斤噴霧,可以加深葉色,增強抗寒性;可以控制苗高,增強抗倒性。(4)清溝瀝水。開春后雨水多,應及時清溝瀝水,保證三溝暢通,雨住田干,可抑制菌核病蔓延。 (5)病蟲防治。出苗后如發生菜青蟲、蚜蟲,用銳勁特、毒死蜱等農藥兌水噴施。盛花期(3月中旬)注意防治菌核病,首先摘除中、下部黃老病葉及田邊雜草,并適當進行藥劑防治,用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或好力克兌水噴霧。七、適時收獲。油菜成熟應適時收獲,收獲過早,角果發育不成熟,收獲過晚,角果過熟,果殼易炸裂,籽粒散落,造成浪費,角果處于黃熟階段,即全田植株的角果有2/3現黃,是油菜收獲的最佳時期,此時收獲能獲得油菜最高含油量和最高產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