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食用菌產業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不僅可以促進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還可使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實現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隨著食用菌產業的發展,香菇生產雖然只占居第二位,但其所發揮的經濟效益應屬首位。如何提高香菇產量和質量,對廣大從業者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香菇在反季節栽培中,往往因生產管理不到位而出現畸形菇,直接影響香菇的品質及經濟價值,效益大打折扣。錯季香菇發生畸形菇的原因除了菌種不合格或病毒感染之外,還有品種選擇不對路,發菌管理不當,脫袋轉色不合標準,菌棒浸水不適宜,控溫保濕不合理等原因。
畸形菇的主要表現及防治方法。
1.菌蓋不規則表現為菌蓋或狹長或三角,別三扭四不圓整。發生原因主要是幼蕾階段沒有及時切開塑袋,使其菌蓋直接頂到袋上受到一定的摩擦,或者菇蕾發生比較多,沒有及時疏蕾,待長至幼蕾階段,菌蓋分化后擠在一起,至使幼菇菌蓋受擠壓,不會再重新圓整。防治辦法是及時割袋,并進行疏蕾處理,一般只選1~2個幼蕾,勿多留。
2.小蓋菇表現為菌蓋既薄又小,長時間也無法長大,鮮食時沒有香菇的特殊香味。發生原因一是轉色不完全,花菌袋或白菌袋即進行出菇;二是袋料營養不足;三是出菇期溫度偏高。防治辦法:一定要使用轉色好的菌袋出菇;如袋料營養不足,應浸泡菌袋給予補充,也可“葉面施肥”噴灑食用菌專用營養素,增加菌蓋厚度;高溫時期出菇時,應采取有效的降溫措施。
3.波紋狀菌蓋表現為菌蓋邊緣呈較規則的波紋形狀,菌蓋薄且脆。發生波紋狀主要原因是幼菇發育階段受到了較大溫差的刺激,同時環境的濕度變化也很大,使得菌蓋組織發育不正常。防治辦法是發生菇蕾后,應保持較穩定的溫度和濕度,尤其夏季反季節栽培時,菇棚的溫度往往是決定子實體能否正常發育的基本條件。
4.空心柄表現為菌柄細長、空心,菌蓋也很小。主要是菌棒含水量過低及空間濕度太小等原因所致。防治措施是每采收一潮菇后,對出菇袋應進行泡袋處理,一般浸泡一晝夜即可使菌袋恢復原重,同時要保持菇棚空氣濕度在85%以上。
5.彎柄菇表現為菌柄扭曲,不直立。原因是菇棚光照較強或光線角度變換過頻,空氣相對濕度偏低時,易發生該現象。防止辦法是保持相對穩定的空氣濕度,并保持較穩定的散射光照即可。
6.裂縫菇表現為菌柄從基料的裂縫中長出。原因為菌袋含水率過低,導致基料開裂形成狹長的裂口,使子實體從裂口內長出,甚至沒有完全鉆出來,菌蓋就在裂口內長大。防止辦法是保持應有濕度,堅持每出完一潮菇菌袋要浸泡處理,不使基料形成裂口。
7.光桿菇表現為只有光禿禿的菌柄,沒有正常的菌蓋組織。發生原因一是菇蕾階段菌蓋組織受損,二是棚內通風不夠,二氧化碳濃度過高。防止辦法是及時割袋,疏蕾時注意不要傷及欲留菇蕾,保持良好的通風環境,使棚內的空氣清新。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