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為探索玉米育種新途徑,縮短玉米育種周期,提高育種效率,自開展了利用高粱花粉誘導玉米結實選系的研究。1991、1992年先后從高梁花粉誘導農大60和晉單21的誘導一代自交果穗上獲得突變隱性基因控制的甜玉米籽粒。第2年分別單粒點播穗行種植、自交。第3年再穗行種植、自交,性狀已趨于穩定。第4、5年在病圃進行玉米大、小斑病,絲黑穗病,青枯病,矮花葉病等病害接菌鑒定,從中選育出抗病甜玉米自交系“誘19-4”(來源于農大60突變甜粒)和“誘19-7”(來源于晉單21突變甜粒),用這兩個系組配,獲得一高產、優質甜玉米單交種,即“晉品甜1號”。1996―1999年品比試驗,山西省區試、生產試驗和抗病性鑒定。
1產量表現該品種于山西省1998―1999年多點生產試驗,均比“超甜3號”顯著增產。其中1998年平均鮮嫩果穗1.96萬kg/hm2,比對照增產36.4%;1999年1.70萬kg/hm2,比對照增產33.2%。1999年太原市小店區水稻原種場用它與黑龍江“甜玉米2號”對比示范,示范面積分別為20畝和5畝,平均畝收鮮嫩果穗3510穗和3420穗,單穗重586g和328g,折產3萬kg/hm2和1.68萬kg/hm2,純收入2.22萬元和0.76萬元。較黑龍江“甜玉米2號”增產83.3%,增收190.2%。2000年通過山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命名晉單(甜)40。
2特征特性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第1葉呈橢圓狀。2―5葉扭曲斜上沖。株高202cm,穗位高71cm。莖粗2.6cm。穗長22cm,穗粗4.9cm,穗行16。花絲青色,花藥黃色,穎殼綠色,籽粒鮮黃色。雄穗發達,主軸粗長,側枝15―20枝,花粉量大。葉片肥大上沖,葉波明顯。株型緊湊,莖葉夾角32度。在太原出苗至采收鮮嫩果穗85天(夏播)和90天(春播)。它抗倒伏,喜水肥,抗大、小斑病,抗絲黑穗病,抗青枯病,抗矮花葉病。經品質分析,鮮嫩果穗營養成分齊全,每100g鮮嫩籽粒的蛋白質、脂肪、還原糖含量分別為2.68g、1.76g、2.09g,維生素C、B1、B2的含量分別為15.6mg、0.16mg、0.076mg,硒含量達到4.6μg。口感皮薄、肉脆渣少,香甜可口,適口性好,品質優,是鮮食玉米中的上乘佳品。
3栽培技術適宜水肥條件較好,土質疏松地種植,并與普通玉米隔離距離300m以上。太原地區播種,地膜覆蓋4月上旬,露地4月下旬到7月上旬。播前澆水,精細整地。播種量30―37.5kg/hm2,播深5cm,留苗5.25―6萬株/hm2。注意防治玉米螟、金龜子等害蟲的為害。開花后20―25天采收。采后應及時上市銷售或加工貯藏。
4制種技術制種田選擇水肥條件較好、土質疏松的地塊,并與普通玉米隔離400m以上。母本先播,7天后播1期父本,再隔5天播2期父本,母本與父本行比為4:1。播量3037.5kg/hm2,播深5cm,留苗6.75萬株/hm2。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