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繁殖方法:用播種和扦插繁殖。
種子一般在10月份成熟。黃楊的種子經春化階段而具有隔年發芽之特性,因此種子采集后應用較濕潤的砂埋藏,到翌年春再翻出種子播種于砂質土中。種子成熟采后陰干,果殼開裂后種子脫出,除雜干藏,冬播或春播。播后覆土切忌過厚,覆土后應適當予以鎮壓,以使種子與土壤能緊密結合,有利于種子吸收水分而促使發芽,保持苗床濕潤。翌春3月換床移植,加大株行距。苗期生長極為緩慢,在移植后仍需留床培育3-4年,根據綠化所需規格出圃。
用扦插繁殖可隨時進行,但以夏季采用當年生長的嫩枝條作插穗成活率高。用砂質土壤作扦插基質,取半熟枝作插穗,長10一12厘米,帶踵,留葉10片左右,把插穗基部削平,斜插入插床中,以利于透氣、透光,插入土中1/2一2/3,插后撳實,充分澆水,插床上要搭棚遮蔭,防止太陽光直曬,經常噴水保持濕潤即可。當年扦插的小苗根系不發達,易受凍害,冬季可用雜草或塑料薄膜覆蓋保護越冬。留床1年后分栽。
苗木移栽和定植多在冬、春兩季進行,均須帶宿土。若作為綠籬栽植,應加大密度,以早日成形。如需成形大材,應作整形培養。黃楊極耐整形修剪,如果不修剪,分枝少,冠徑小,但修剪應注意掌握時機,黃楊種上后就要注意修剪(俗稱打頂),尤其對從基部發出的嫩芽,半年后要剪去枝頭,特別高的單枝可多剪。一年應剪兩三次為宜。兩年后枝條豐滿,高度與冠徑協調。修剪宜在發芽前和生長完全停止后的秋季進行,夏秋間修剪易刺激二次生長,在冬季溫度較高的南方,不失是一種加速成型的措施;但在北方,如秋梢發育不充實,入冬易受凍害。栽植地點在黃河以北露地栽植時應選避風處,否則冬季亦易受害。干旱季節要適當澆水,以免受旱基部落葉。病蟲害防治黃楊多見病為褐斑病、葉斑病及脫葉病,一般多發于溫度、濕度較高季節。應在5月中旬開始防治,在新生枝葉上噴灑波爾多液或托布津、多菌靈等藥液,于6月及7月上旬各噴一次。蚜蟲多發于春末和盛夏,可噴灑樂果1500倍液。若在以上藥液中加入尿素,可同時進行葉面施肥。在春季和夏季應注意黃楊根部施肥,可在雨前、雨后于根部撒尿素,也可用化肥。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