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采用種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以育苗移栽為主。
(1)種子育苗
①采種催芽。10月中下旬,果實呈深紅色時采收種子。該種子屬生理后熟,需要經過1年的濕沙貯藏才能發芽。常采取室外自然變濕沙藏層積法處理種子,以提高發芽率。
②選圃整地。一般因地制宜在松樹林下育苗移栽較好。選擇郁閉度在0.6~0.7且無病蟲害的濕地松或馬尾松成林地作圃地,要求坡度平緩、上層深厚、排水良好。在8~9月份將林內雜草和灌木清除掉,整理成水平梯面,深挖20~30厘米,于11月份淺翻細耙。整地時,施入腐熟基肥40~60擔/畝(1畝二1/15公頃,下同),分廂作床,床高15~20厘米,寬1.2米,整平廂面后用15厘米寬的木板壓出播種溝,深2厘米,播種溝距離20厘米。
圃地選擇和施肥圃地選擇以土層深厚、結構疏松、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不受西曬的稻田為宜(必須是當年收割的稻田土)。整地在收割中晚稻后,土壤干燥后深翻一次,碎土一次,爾后分廂做床。寬床1.5米(凈床面寬1.2米,步道寬0.3米);床高20厘米,苗床長度視苗圃地而定。在整地做床的同時,每畝施入腐熟的豬牛糞8000斤左右,速溶優質復合肥200斤,并拌入呋喃丹6至8斤防治地下害蟲。在將肥料翻拌入土層并將整平廂面后,在廂面上填黃心土,厚5厘米。
③適時播種。一般在早春播種。種子貯藏1年后,有30%種子裂口現白時,及時篩出種子,放在0.2%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消毒10分鐘,再用清水沖洗干凈,晾干明水后均勻地播在溝內。條播為主,粒距5~7厘米。也可采用撒播。播種后,挖取松林下帶有菌根并過篩的黃壤土覆蓋種子,厚度以不見種子為度。幼苗期注意遮蔭,播種時覆蓋稻草以不見土為適宜,苗期搭建蔭棚,透光度在60%。然后鋪植苔蘚護苗,保護苗床不受日曬雨淋,并經常保持土壤疏松、濕潤。種子出苗率在70%以上。
播種分撒播和條播兩種:撒播是將種子均勻地撒在填好黃心土的苗床上,用黃心土覆蓋種子,以不見種子為度,再用苔蘚將苗床全部覆蓋。條播則選取15厘米寬的木板,在填好黃心土的苗床上壓播種溝,深2厘米,播種溝之間的距離15至20厘米。將種子均勻播種于溝內,并用黃心土蓋種,厚度1厘米,再用苔蘚覆蓋播種溝。
應注意的是:一是嚴格控制播種量,每畝用種為15公斤,否則會嚴重影響二年生苗木合格出苗率;二是播種后,撒播必須用苔蘚將苗床全部覆蓋,條播只要將苔蘚覆蓋播種溝。幼苗出土后,也不要將苔蘚揭去,長期保持在苗床上。苔蘚護苗優點為:保護苗床不受雨水濺擊和陽光直射,使苗木不受陽光灼傷及避免因莖、葉沾泥形成泥棒而窒息死亡,并且經常保持土壤疏松、濕潤,減少中耕除草用工。但覆蓋的苔蘚要薄,不能太厚,如遇久旱不雨,可用細黃土壓住苔蘚,或用噴霧器噴水保持苗床濕潤。
(2)扦插育苗
在樹木休眠萌動期,選擇砂土、鋸末、珍珠巖混合基質作扦插土。選擇1~4年生的木質化實生枝,將插條剪為10厘米、15厘米或30厘米長的小段,在剪枝時要求切口平滑、下切口馬耳形,2/3以下去葉。選擇藥劑如ATP、ABT、NAA、IBAA等處理插枝后扦插、蓋膜,扦插成活率一般在85%以上。苗期注意保暖,搭建低棚遮蔭。翌年移栽。
每年5~6月份剪取當年半木質化枝作插條,母樹選擇10年以下樹齡。長度15~20厘米,剪去下部小枝、針葉剪成馬蹄形,放在ABT7號生根粉中浸泡,濃度為30×10-6~50×10-6,浸泡時間3~12小時。隨后將插條插在基質為河沙的苗床上。苗床要求1米寬,長度適宜,扦插深度3~5厘米。行株距10cm×8cm,隨即噴水。苗床上搭架,用塑料布覆蓋,每日噴水2~3次,半月后每日噴水1次。一般地溫保持20~30℃,不要強光照射,30~40天即可生根。在此期間,可噴施蕓苔素等葉面肥,促進生長。
當幼苗生根后,精細管理促進旺長,并適當通風透光煉苗,增加抗逆性。煉苗結束后可移栽在大苗床上。
幼苗一般在苗床生長2~3年,每年定時噴生長素、葉面肥精心管理。當苗高50~100厘米時即可上山造林成片栽種。栽植時間為秋末或春季均可,株行距可按3米×4米,亦可在街道、公園、作觀賞樹栽。
(3)移栽
一般種子育苗的1~2年,扦插繁殖的1年左右,當苗高長至30-50厘米即可移栽。移栽在10~11月或2~3月萌芽前進行,每穴栽苗1株,澆水,適當遮萌。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