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荸薺又名馬蹄、地栗、鳥芋等。供食用的球莖質脆多汁,熟食、生食均可,具有健胃、祛痰、解熱等多種功效。荸薺收獲后,農民按照下列簡易方法可有效達到延長荸薺保鮮期,增加產品銷售價值的目的。
陶缸貯藏保鮮荸薺采收后,去掉球莖表皮上的泥土和雜物,剔除病、傷球莖,攤放于磚地上12~15天,經適當晾干后,將荸薺置于室內大陶缸中(不可用腌過菜的陶缸,陶缸應置于干燥、通風處)。每缸貯量約80~100千克,將貯滿荸薺的陶缸口部加蓋。須注意的是:貯藏于陶缸中的荸薺在貯藏前期呼吸作用旺盛,須把缸蓋揭開,以利通風透氣,散發缸內水分;在陰雨時節,因空氣中的濕度大,荸薺體內含水量會迅速增加,應及時揭蓋排濕;炎熱高濕季節,因水分蒸發快,要及時加蓋,以防荸薺球莖體內水分蒸發而引起干腐。在貯藏過程中,每隔25~30天須將陶缸內貯藏的荸薺翻動檢查一次。按上述方法貯藏,荸薺的保鮮期可達半年以上。
細沙貯藏保鮮荸薺收獲后,在陰涼的房屋或地下室內,用磚頭砌一個埋藏坑,在坑的底部先鋪5~7厘米厚的細沙,將荸薺球莖排列干沙上,其上須蓋細沙3~4厘米,沙上再依上述方法排放荸薺球莖,依此不斷堆疊,但堆疊總高度不超過1米。此法有良好的貯藏保鮮效果。
溶液貯藏保鮮將采收的荸薺球莖去雜清洗后迅速浸入次氯酸鈉溶液中貯藏。據測試,使用該法貯存,在溫度0~2℃、相對濕度98%~100%的貯藏環境下,荸薺球莖的保鮮期可達10個月,在5℃以下貯藏保鮮期可達6~8個月。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