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白粉病是保護地荷蘭豆的重要病害之一,各地均有發生。輕者發病率10%--30%,重者達40%以上,甚至100%。除為害荷蘭豆外,還可為害豌豆、菜豆、豇豆、芹菜、甘藍等多種蔬菜。
1、為害癥狀主要為害葉片,也可為害莖、莢。葉片受害,葉正面開始產生呈白粉狀淺黃色小斑點,以后漸漸擴大成不規則形粉斑,并互相匯合,病斑上覆蓋一層白粉,葉背有紫色或褐色斑,嚴重時葉片枯黃。莖莢受害,莖干縮、枯黃,莢也干縮變小。最后病斑上出現小黑點,即閉囊殼。
2、病原本病是由子囊菌亞門蓼白粉菌侵染引起的。菌絲體表生,分生孢子長橢圓形,閉囊殼附屬絲多,呈菌絲狀,暗褐色。子囊卵形,子囊孢子3--6個,淡黃色,卵形。
3、發生規律在寒冷的地方,病菌以閉囊殼在土表病殘體上越冬。翌春條件適宜時,產生子囊孢子進行初侵染,借氣流傳播。發病后,病部產生分生孢子,靠氣流進行傳播再侵染。保護地日暖夜涼溫差大,濕度高,易結露,適宜白粉病發生,但在干燥條件下,病菌仍能萌發,發病也很嚴重。
4、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病地實行輪作;選用較抗病的豐產良種;施足底肥,增施磷鉀肥;科學澆水,不宜大水漫灌;加強通風,降低濕度;清潔田園,把病葉、病殘體、病秧等清除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燒毀。
2)生物防治。發病初期,用2%農抗BO-10水劑或農抗120水劑200倍液,隔7d噴1次,連噴2--3次。
3)物理防治。發病初期,用27%高脂膜乳劑80--100倍液,隔6d1次,連噴2--3次。
4)藥劑防治。①噴灑藥液。發病初期,噴45%硫磺膠懸劑300--400倍液或15%三唑酮(粉銹寧)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20%三唑酮(粉銹寧)乳油1000--1500倍液,隔7d噴1次,連噴2--3次。②煙熏。發病前,可用45%百菌清煙劑,每667平方米每次200--250g,傍晚進行,分放4--5個點,點燃冒煙后密閉棚、室,隔7d1次,連熏3--4次。③噴小蘇打。病害剛剛發生,只有個別株有1--2個小斑點時噴小蘇打500倍液,隔3d1次,連噴4--5次,不僅防白粉病,又分解出二氧化碳,提高了產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