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黃瓜霜霉病的病原是鞭毛菌亞門假霜霉屬真菌,溫濕度對該病的發生和流行影響大。通常氣溫在15~20℃,相對濕度在70%以上,特別是降雨次數較多或大霧天,葉片上有水膜時,病害迅速蔓延。因此,預防黃瓜霜霉病可通過培育壯苗、調節溫濕度、加強健身栽培管理等農業措施來實現。培育壯苗最好以南瓜苗作砧木嫁接育苗,選用優良的抗病品種作接穗,嫁接的黃瓜苗根系發達、抗逆性強,不易發生霜霉病。調節棚內溫濕度通過控制通風來調節棚內溫濕度,使其有利于黃瓜生長發育,不利于病菌生長。晴天早晨在溫度允許的情況下,拉開草苫放風30分鐘,使濕度下降到75%左右,然后緊閉棚室,使棚溫迅速升高到28℃以上,實現溫濕度雙限制,抑制病害發生。溫度超過30℃時放小風,上午棚溫控制在28~32℃,下午可加大通風,使棚溫在20~25℃、相對濕度在70%以下,這樣有利于葉片的光合作用,實現濕度不利的單因子控制病害。入夜后通過溫濕度交替限制病害,前半夜相對濕度小于75%,溫度控制在15~20℃,利用低濕來控制病害;后半夜雖然相對濕度可達到90%以上,但溫度只有10~15℃,利用低溫來控制病害。適時適量澆水根據天氣、土壤墑情、苗情適時澆水。陰雨天、午后和夜間不澆水,以免增加棚內濕度。在晴天上午采用膜下澆暗水,既節約用水,又能提高地溫、降低棚內濕度,可有效預防霜霉病發生。澆水后馬上關閉棚室,使棚溫升高到32℃,維持1小時(如果期間棚溫低于25℃,應再閉棚升溫到32℃,維持1小時),然后通風降溫排濕。高溫悶棚處理利用溫度在30℃以上時霜霉病病菌受抑制、42℃以上可殺滅病菌的特點,可在晴天中午采用高溫悶棚法來控制病害。為防止黃瓜受熱害,可在悶棚前1天澆一次透水,在黃瓜生長點上方掛溫度計,先使棚溫上升到40℃,再緩慢上升到45℃,保持2小時。溫度不能低于42℃,也不能超過47℃(超過47℃對生長點有灼傷)。然后由小到大放風,使棚溫降至28℃左右,進行正常管理。一般10天后可再悶棚一次,以有效控制病害發展。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