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根據市農技術中心3月初以來在閔行、松江、金山、奉賢、浦東等區的部分蔬菜園藝場的調查情況以及氣象等因素分析,對萵苣、生菜病害發生趨勢預報如下:
一、發生程度
萵苣霜霉病中等至中等偏重發生,中等偏重發生概率70%;萵苣菌核病中等至中等偏重發生,中等偏重發生概率60%;萵苣灰霉病中等偏輕至中等發生,中等偏輕發生概率70%。生菜霜霉病中等至中等偏重發生,中等發生概率70%;生菜菌核病中等偏輕至中等發生,中等發生概率80%;生菜軟腐病中等至中等偏重發生,中等發生概率60%。
二、預報依據
(一)發生實況
1、萵苣病害
保護地栽培的萵苣霜霉病進入發病盛期,株發病率20-78%,平均株發病率37%;露地栽培的萵苣進入發病始盛期,株發病率7-35%,平均株發病率14%。保護地萵苣菌核病進入發病始見期,發病率2-7%,平均株發病率1.8%;露地萵苣尚未查見菌核病。萵苣灰霉病的病情較為穩定,保護地株發病率28-65%,平均44.5%,均以葉尖發病為多,對產量影響不大,露地栽培的萵苣基本還沒有發病。
2、生菜病害
保護地栽培的生菜霜霉病進入發病始盛期,株發病率3-11%,平均株發病率4.5%;生菜菌核病少數棚內株發病率2-5%,多數棚另星查見水漬狀初發病的植株;生菜軟腐病在老基地,溫度較高、濕度較大棚內有發生,株發病率3-9%,其他的棚舍內株發病率1-3%。
(二)天氣因素
今年冬季溫度偏高,特別是2月份溫度比常年同期偏高5℃,溫度回升較快,并出現連續數天最高溫度達到20℃左右,至使萵苣、生菜的多種病害發生期比常年偏早15天以上。雖天氣條件有利于萵苣、生菜的生長發育,但也利于保護地栽培的萵苣、生菜提早進入發病期,進入3月以來,多陰雨、晝夜溫差大,極有利于萵苣、生菜霜霉病的發生與流行,加上前段時間菜價偏低、容易引起菜農忽視田間管理,常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清明前后雨紛紛)會出現連陰雨天,更會助長病害的發生、蔓延,望各生產單位和各級植保員加強田間調查,及時采取綜合防治措施,控制病害的發生與危害。
三、防治意見
(一)加強管理
1、注意開棚通風換氣降濕。晚上不低于10℃適當開棚通風降濕,早上再關棚提溫,中午控制棚內溫度不超過30-32℃數小時,收工前再開棚通風降濕,。
2、清理棚室周圍的溝系,保證雨天溝內不積水,排水通暢,降低棚內地下水位,減輕病害的發生。
3、清潔棚內環境。特別是目前發病重的棚,首先摘除老葉、病葉,并把病葉放入塑料袋中帶出棚深埋,再用藥防治。
(二)藥劑防治
萵苣霜霉病、生菜霜霉病:克露(72%代森錳鋅?霜脲氰可濕性粉劑)、金雷(68%精甲霜?錳鋅水分散粒劑)600-700防治。每7-10天一次,連續2-4次。
萵苣菌核病、生菜菌核病:好力克(430克/升戊唑醇懸浮劑)2000倍或撲海因(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速克靈(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農利靈(50%乙烯菌核利干懸浮劑)800-1000倍噴霧,每7天一次,連續2-3次。
生菜軟腐病:龍克菌(20%噻菌銅懸浮劑)500倍灌根,每7天一次,連續2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