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紫蘇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回回蘇、紅蘇、紅紫蘇、赤蘇、蘇子等,學名:Perillafrufescens(L.)Brittonvarcrispa(Thunb.)Dencene。
一、形態:紫蘇株高不足1m,莖直立,橫截面為主形,紫色,帶有紫色或白色柔毛。葉卵圓形,有長柄對生,葉緣有粗圓齒,葉面多皺紋,紫色或僅葉背為紫色,疏生絨毛。花紅色或粉紅色,唇形,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小堅果卵圓形,暗褐色,我國各地普遍栽培。江南等地有野生植株。
二、功效:紫蘇是常用中藥之一,性溫、辛、入脾、肺經,為調肺理氣主藥,并有安胎作用。據藥理分析,本品通過擴張皮膚血管和刺激汗腺,使機體發汗解熱,因而可用于感冒風寒、精神怠倦、耳塞頭悶、驅寒熱。本品還有使機體支氣管分泌物減少的作用,具化痰平喘的功效;有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的作用,可治脾胃氣滯、后胃吐食等癥。據測試,紫蘇葉對葡萄球菌有抑制生長的作用。
三、成分:從紫蘇全草中可提取揮發性油0.5%,以及紫色素、枯酸、腺嘌呤、精氨酸等。油中紫蘇醛占55%,左旋檸檬烯占25%,以及少量α-蒎烯等。紫蘇醛有特殊的香氣,有防腐作用。此外,葉中可提取異白蘇烯酮,果中含脂肪油36%及VB1等物質。
四、加工:民間紫蘇加工方法很簡單。一般在白露節前后始花期,將全株割下,倒掛于通風處陰干備用。入藥紫蘇是將葉、梗切碎,有特殊香氣。紫蘇葉即蘇葉,質薄脆,易碎,有特殊香氣,主發風寒。紫蘇梗即蘇梗,質硬體輕,斷面黃白中空,略有特殊香味,有理氣寬胸,安胎、治風寒氣脹之功效。紫蘇籽即蘇子,果皮脆薄,易壓碎,種仁黃白色,富含亞麻酸油,有香氣,有較高營養價值,為降氣、祛痰、止咳良藥。
五、應用:紫蘇是值得擴大種植的一種新型油料作物、保健作物和中藥材,蘇籽畝產可達100-150公斤,畝收入高者達1萬元。從葉、莖中還可加工和提制揮發性油、香氣、色素、抗癌物質等。只是加工設備和精制技術有待提高。今后紫蘇的開發應用,在以下三個方面都是很有前途的:1.營養食品開發方面:利用紫蘇中不同營養物質,可以加工成蜜餞、果脯、營養飲料、糖果、葉粉、植物油、糕點食品等;2.直接加工食用紫蘇:如芽苗菜、腌制、拼盤、炒食、混用、全粉等;3.開發精制品:利用現代科技與設備提制紫蘇油、收集紫蘇香氣、生產紫蘇色素、研制紫蘇抗腫瘤藥物、開發紫蘇葉浸膏、紫蘇安胎糖漿等產品。
六、建議:紫蘇是衛生部公布的第一批60種既是藥品又是食品中的一種植物,是在醫藥和食品領域有著重要開發價值的經濟作物,而且在工業上很有開發前途。紫蘇適就生長范圍很廣,我國各地都可栽種,且紫蘇有耐旱澇、抗逆、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的優點。生長期可長可短(3個月至4個月),作蔬菜食用時只需幾天或幾周,以收獲蘇籽為目的的則生長期長一些。發展紫蘇生產既增加農村經濟收入還可以帶動一批加工企業、食品工業和精細化工業。為此建議,有關部門進行協調,進行全方位開發研究。1.設立優良品種培育基地和生產基地;2.成立新產品加工開發協作網,加強加工技術和新產品的開發和研制。3.開發和研究紫蘇產品營養價值和功效,盡快研制一批優質營養食品投放市場。4.加強紫蘇葉、紫蘇油的收購、加工和外貿出口工作,以優質、可靠、衛生為特點在國際市場上占有應有的地位。5.深入開展生產、加工、提制、應用、檢驗、名品開發研究。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