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目前,杭州正處于梅雨季節。在這段時間里出現雷陣雨和悶熱天氣較多,氣壓偏低,時而又會連續出現陰雨天氣。天氣忽冷忽熱,氣溫和水溫變化較大,對魚、蝦等水生動物的生長發育會造成較大的影響。同時,在高溫和低氧狀態下,容易引發病害和藥害事故。在梅雨期出現病害問題,處理起來風險也較大,嚴重者可能會損失很大。如何安全度過梅雨季節,主要是要采取科學的應對措施,來確保水產養殖動物平安度過。
1、加強水質調控,保持水環境良好。這段時期魚、蝦等攝食量增加,積累的殘餌和排泄物不斷增多,所以此階段水質容易惡化,出現缺氧或溶氧不足。因此,水質調控是此階段的技術關鍵。具體應做好以下幾點:(1)經常加注新水,適當換去部分底層水;(2)經常開啟增氧設備,特別是晚上和后半夜,遇到陣雨、悶熱或天氣突變的情況,開機時間要延長,并配合使用底部增氧設備和顆粒氧等,確保底層溶氧在3㎎/L以上;(3)沒有增氧機的魚塘或河蟹池,建議每隔3-5天使用一次顆粒氧,以增加池底溶氧,減少池底有害物質產生;(4)天晴時可使用EM菌、寶漁安、活水寶、底改凈等有益微生態制劑來改善水質及底質,每7-10天使用1次,消除底部有機質分解產生的有害物質,并能抑制病菌繁衍,保持水質良好,防止底質惡化。(5)連續陰雨天氣,可適當潑灑生石灰,每畝l米水深使用4-5公斤,以改善水質。
2、確保飼料質量,控制投飼量。投喂的飼料要保證質量,新鮮不變質。配合飼料應注意防霉變質,一次采購量不要太多。黑魚、鱸魚等養殖要減少冰鮮魚餌料的投喂,以免污染水質。投飼量要根據天氣、水質變化和實際攝食情況要靈活掌握,遇悶熱陣雨天氣應減少投量,以免造成魚、蝦等翻胃吐食。梅雨季節的投飼量一般掌握在魚蝦吃到7成飽即可。
3、做好病害預防,控制疾病發生。魚類在這段時間主要病害是出血病、腸炎病、爛鰓病、白頭白嘴病、赤皮病,因此在飼料中添加菌必克、大蒜素和三黃粉(添加量1%)等連續喂食4-5天;河蟹此時主要是纖毛蟲、黑鰓爛鰓、甲殼潰瘍、腸炎病,可用纖蟲凈、蒽諾沙星等連續喂食3-5天。殺蟲消毒后3-4天,可用枯草芽孢桿菌、底改凈等再配合使用顆粒氧改善穩定水環境。飼料內可適當添加Vc、多維、魚蝦補樂(免疫增強劑)、活菌類(EM菌、芽孢桿菌)等,增強抗應激能力和抗病能力。對于南美白對蝦在梅雨季節,遇到陰雨、雷陣雨及悶熱天氣對其養殖生態環境影響特別大,極易造成應激反應,引發疾病,應切實加強飼養管理。
近來各地南美白對蝦發病率比較高,而且有逐漸蔓延的趨勢。主要原因:(1)天氣多變,雷陣雨或大暴雨頻繁,引起水質突變是導致南美白對蝦病害發生的主要原因;(2)因養殖的蝦苗都是從外地調入,經多年養殖苗種質量有所下降,種質退化嚴重,抗病能力下降;(3)經抽查今年蝦苗內攜帶白斑病毒或皮下組織壞死等各種病毒較多,在天氣、水質環境惡劣的情況下,易發蝦;(4)養殖管理不當,調水能力差也是發病的原因之一。南美白對蝦一旦發病后,使用消毒劑、內服藥等效果均較差,有的蝦塘一旦發病,死亡率很高,3天后開始出現大量死亡。因此,應特別引起注意,建議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1)加強池塘增氧,確保池內有充足的溶氧。南美白對蝦放養后一個月后,正常天氣應在中午及前半夜開啟增氧機或底增氧設備二次,每次開機1—2小時,以后逐步延長開機時間。在黃梅季節的陰雨或暴雨等不良天氣應增加開機時間和次數,基于全天開機,使池水的溶解氧始終保持在4mg/L以上。
(2)保持水質穩定,防止對蝦產生應激反應。一方面保持水位穩定,不要隨意換水。晴天要多潑灑復合微生物制劑,如EM原露(原粉)、活水寶、寶漁安及底質改良劑等,一般7-10天用一次,以維持水體微生態平衡和穩定藻相。如天氣悶熱,容易缺氧時,應及時開增氧設備和拋散顆粒氧。如連續幾天下雨后,最好潑灑一次生石灰,用量5-6公斤/畝或全池散投一次食鹽(海水晶)和應激王、免疫多糖、葡萄糖等,用量為2.5-3.0公斤/畝。[pagebreak]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