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在對蝦養殖過程中,天氣變化時蝦很容易出現問題,特別是連續陰雨后最易發生蝦病。去年4、5月份連續兩個多月的陰雨天氣,整個華南地區的頭造蝦損失慘重。認真分析陰雨天氣對養蝦產生的危害,做好雨前預防和雨后及時處理工作對提高養蝦的成功率極為關鍵。
一、陰雨天對蝦易發病的原因
1、水溫變化
一般雨水溫度比蝦池水低,夏季時兩者的溫差更甚。雨水比重較低,降雨時,與池水混合,致使表層池水溫度降低,導致光合作用和生物化學作用減弱。
2、水體缺氧
一來雨水的沖刷,使池底糞便、殘餌等有機質泛起,引起水體的化學耗氧量增加;再則陰雨天氣里,天氣悶、低壓,造成空氣中溶入表層水體中的氧減少;三則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也弱,產氧少,引起水中的溶解氧不足;最后降雨導致咸淡水分層,阻礙底層水和上層水的氧交換,底層水體缺氧。
3、水色變清
陰雨連綿藻類大量死亡(倒藻),導致池水變清,引起底棲青苔滋生。青苔光合作用較強,強烈吸收水中的營養鹽,限制了浮游藻類的生長。而且池水清澈見底,不利于蝦的棲息。藻類的大量死亡,不但直接污染蝦塘,而且使蝦塘長出青苔,對蝦極其危險。
4、水質惡化
由于雨水的沖刷引起的池底有機質泛起,水體缺氧,水溫降低而引起的生化作用減弱,致使水體化學耗氧量(COD)增加,水體氨氮和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增多,再加上雨水的注入,引起pH的降低,水質在短時間內惡化。
5、應激反應
降雨引起的水溫、pH等環境因子的突變,易引起蝦的應激反應,造成蝦死亡;另外,降水引起水體鹽度的降低,加上其它環境因子的變化,極易引起對蝦非正常蛻殼。
二、雨前預防措施
做好雨前預防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弱陰雨天氣對對蝦的危害,這就要求廣大養殖戶要經常關注天氣預報,提前掌握天氣變化,及時做好防范工作。
1、平時注意保持藻相的穩定,適當提高養殖水體藻類密度,維持一定的肥度。這樣可緩沖因長期陰雨引起的池塘水質劇變。
2、雨前保持一定的水位,池中水量越小,雨水對池水的影響越大。盡量減少雨水與池水的交換,雨前將上層閘板提起,使閘板頂部與池水水面持平,讓雨水及時排出。及時疏通排洪溝,以防池外雨水入池。
3、在飼料中拌免疫增強劑,以增強對蝦體質。施用有機酸絡合劑等抗應激藥物,增強對蝦的抗應激能力。
4、陰雨天氣來臨前的3~5天施用光合細菌和EM復合菌液,以調節水質。雨前施用增氧型底改劑。
三、雨中、雨后的處理措施
雨后要及時做好處理,否則對蝦容易出現大量死亡。雨后的處理工作中,解毒和調水尤為重要。
1、加強日常管理工作。加勤巡塘與觀察,對異常情況及時記錄、分析,對水質的變化、個別對蝦的死亡等都要認真觀察,尋其原因,及時處理。及時掌握池水中氨氮、亞硝酸鹽、pH、藻相變化以及對蝦病害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便于及早采取措施。
2、有條件的要全天候開動增氧機,增氧同時還能攪動水體消除水體分層的作用。沒設增氧機的要每12小時施顆粒劑增氧一次,出現浮頭時,其施用量可增加到正常用量的2~3倍;且需通過人工劃船攪動水體,消除分層。
3、施用水質解毒劑和調節劑凈化水質,控制氨氮和亞硝酸鹽含量。若池水pH太低,可少量多次潑灑石灰水或腐植酸鈉,起到穩定養殖水體的pH,減弱環境因子突變引起對蝦應激反應的作用。適當的進行水體消毒,使用消毒劑前可適量施用增氧劑,這不僅可以及時殺滅水中細菌病毒,還能有效維護水色,將黃鰓等現象降至最低限度。
4、控料或停料,以避免污染和浪費。在飼料中拌Vc、免疫多糖或微生物制劑等免疫增強劑,增強對蝦體質,提高對蝦抗應激和疾病能力。[pagebreak]
5、出現“倒藻”時,要及時處理。首先施用沸石粉和顆粒狀增氧劑或增氧型底質改良劑改底,然后使用芽孢桿菌復合制劑和單細胞藻類無機營養素或氨基酸營養素進行肥水。
總之,持續陰雨天氣引起的養殖水體環境波動和脅迫是導致對蝦發病的主要原因,全面掌握養殖水體的合理調控手段,保持健康穩定的養殖水體環境,才可實現對蝦的高產健康養殖。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