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南美白對蝦"死底癥",又稱"偷死病",主要發生在高密度養殖的蝦池,一般在池水富營養化且水質變壞時較容易發生。
"死底癥"發生的主要原因是養殖過程中沒有做好蝦池的水質管理和調控。隨著養殖密度的增大,水質狀況惡化,對蝦的排泄物、殘留飼料、池內有機物等在異養細菌作用下,分解產生大量的氨等有害物質,形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和胺類物質結合形成強致癌物質亞硝胺,造成對蝦中毒死亡。南美白對蝦"死底癥"的有效控制措施如下:
1、加強水質管理。養殖期間保持良好的水質。尤其是高溫季節,應堅持每天凌晨、中午開機增氧2~3小時。低壓悶熱天氣,適當延長增氧時間。根據水質變化,適當換新水,換水堅持少量多次,每周最好換掉池水的1/3,保持池塘水位在1.8~2米。對蝦生長中后期,施用適量的沸石粉或白云石粉改良水質。每隔15~20天每立方米水體施用0.2~0.3克芽孢桿菌或1~1.5克EM菌。
2、使用硝化細菌。南美白對蝦放苗40天后,每月使用一次純化硝化細菌"硝化寶",每畝水面用量為1公斤。
3、使用固體雙氧水。固體雙氧水,又稱高能氧,對于缺氧蝦池的緊急救治有很好的效果。每畝水面用固體雙氧水0.5~1公斤,重點在污染區和缺氧區使用。也可每立方米水體用2克活性炭加水潑灑。
4、實行輪捕疏養,通過輪捕疏養,保持合理的載蝦密度。一般南美白對蝦經70~80天的養殖,規格達到60~90尾/公斤時即可捕大留小,分批收獲,為存池對蝦提供更大的生活空間,有助于改善水質,促進對蝦快速生長。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