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我們實施江蘇省三項工程項目"蟹蝦及地方特色品種套養集成技術示范與推廣",2005年在巴城鎮毛許村進行蟹蝦高效養殖試驗,取得了較明顯的經濟效益,現將試驗情況總結如下。
一、池塘條件
1.試驗池塘面積26畝,塘口3只,長方形,南北走向,進排水方便,池塘坡比1∶2.5,塘底淤泥20厘米左右。
2.曬塘清塘2004年11~12月底凍曬塘底,2005年2月3日進水10~20厘米,畝用生石灰150千克,18日畝用漂白粉8千克清塘消毒。
3.培育水質2月19日畝用尿素10千克、復合肥5千克,培育肥水和天然適口餌料。
4.種草放螺施肥后種植輪葉黑藻,面積約占池塘的30%~40%,同時畝放活螺螄150千克,作為蟹蝦活餌料。
5.配備增氧設施池內每5~7畝配有葉輪式增氧機一臺,共配4臺,增氧及改良水環境。
二、苗種放養
1.苗種質量采用長江水系陽澄湖蟹親本繁殖及外蕩抱卵蝦繁殖,經本地培育的優質蟹蝦種苗,規格整齊、體色一致、螯肢齊全、活動敏捷、游泳活潑,消毒后放養。
2.放養時間2月26日放青蝦、3月5日投放蟹種,3月11日放花白鰱魚種。
3.放養規格及數量青蝦規格1100尾/千克、畝放15千克,蟹種規格110只/千克、畝放769只,花白鰱20尾/千克、畝放50尾。
三、飼養管理
1.飼料投喂3月起投喂全價顆粒飼料、玉米和小雜魚,投喂數量按體重的3%~8%掌握,動、植物飼料比例把握在30∶70,9~10月逐漸加大植物性飼料比例。投喂方法每天2次,上午9時占30%,下午5時占70%,采用"四看、四定"的措施調整,11月份中旬后基本停止投飼,高溫天氣、連續陰雨天適量少投。
2.水質管理養殖早期基本用一些生石灰調節水質,從5月下旬開始使用微生物制劑調節水質,具體為5月15日、6月16日、7月9日、8月25日、9月5日5次分別每畝用0.75千克生物制劑調節水質。池塘前期水位掌握在60厘米左右,有利于水草的生長,以后逐步加深水位,6月至9月,每3~4天注換水1次,每次進水20厘米左右,進水時用60~80目篩絹網過濾。在高溫季節適當增加換水頻率,先排后進。晴天中午經常開啟增氧機增氧,有利改良水質和促進蟹蝦魚的生長。
3.病害防治堅持以防為主、治病為輔的原則,做好增氧措施,5月上旬每畝池塘水深1米使用纖蟲凈500克及寶維碘350克進行預防,中后期發生兩次細菌性疾病,用寶維碘治療效果較好。
四、試驗結果
1.收獲產量至12月27日干塘結束,共收獲商品蟹3000千克,平均每畝115.38千克,平均規格175克;青蝦1050千克,平均畝產40.38千克,平均規格240只/千克;成魚2100千克。
2.產值總產值30萬元,平均每畝11538.46元,其中河蟹銷售價格83.34元/千克、產值25萬元,平均每畝9615元;青蝦產值3.8萬元,平均每畝1461元,成魚產值1.2萬元。
3.成本支出總成本9.6萬元,平均每畝3692元,其中顆粒飼料21510.06元,小雜魚、螺螄21060元,玉米11700元,電費5980元,藥費5200元,塘租金10400元,苗種20150元。
4.經濟效益純收入20.4萬元,平均每畝7846元。
=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