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蝦池環境條件不適。水深不足1.2米,日換水能力10%以下;蝦池底質為軟泥底,池沿沒有壓實,池水遇大風容易混濁,堵塞苗袋網孔;肥水過早造成池水中餌料老化,鉤蝦或者原生動物大量繁殖;蝦池面積與保苗數量不匹配,保苗密度過大,后期造成餌料短缺。這些因素都能影響貝苗生長速度,導致成活率降低。
二、稚貝出池時間過早。盲目追求早苗,稚貝進入蝦池后水溫長期處在13℃以下而且不穩定,貝苗新陳代謝強度低,生長緩慢,如有脫落,重新附著較困難。一旦遇到冷空氣活動,水溫甚至降到8℃左右,導致稚貝呈閉殼狀態,從而影響生長和存活。
三、稚貝質量不良。稚貝規格400微米以下,攝食不良,活力差,附著不牢固,未經降溫增光鍛煉,進入蝦池后常常不能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保苗成活率極低。應當注重詢問育苗親貝來源規格、促熟時間、培育條件、用藥情況、投餌品種等問題,并結合顯微鏡檢查、肉眼觀察、擺動試驗、降溫試驗等方式,檢查貝苗附著、攝食、活力、規格等指標,對稚貝苗質量進行綜合評價。
四、稚貝出池計數不準。主要是取樣沒有代表性,在附苗密集區多取點,非密集區不取或者少取,每個點又只取附苗多的水層或部位,附著基總數包括底簾,但取樣時不取;其次是甚至在計數時做手腳,故意多報附著基數量。這些現象導致所計出的數量遠遠超出了育苗池中稚貝的真實數量。因此20m3以下的育苗池至少取樣4點~5點,大池要取6點以上,同時用眼點幼蟲數和變態率作為參考。
五、日常管理粗放。不及時沖刷苗袋浮泥,導致袋內外水質、餌料交換不良;分袋倒袋不及時,苗袋內貝苗擁擠,出現兩極分化,體質變弱;操作時動作過猛,將袋壁及附著基上的稚貝刷洗下來,堆積到苗袋一角,互相咬合致死。其次是分苗時貝苗在塑料盆中長時間積壓缺氧,干露時間太長,分苗后長時間不能重新分散附著到苗袋上。
六、水質條件惡化。保苗期間日換水率應當隨著貝苗的生長逐漸增加,當原生動物大量繁殖或者單胞藻老化死亡使水色突變時,要立即大換水;透明度保持在60cm~80cm,超過80cm,要適量追施無機肥料。保苗時間超過25天則進入危險期,此時水溫升高,餌料常常難以滿足大規格貝苗的攝食需要,從而影響貝苗分泌足絲,容易造成大批死亡,要提倡及時入海。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