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對擬選場址應先進行地質地貌、水文、氣象、淡水資源、生物相、餌料生物資源等綜合調查,同時對建場后生態環境影響及對其它產業發展的影響進行評估。提出設計方案,經過可行性論證,報有關部門批準后實施。對于原有養蝦場不符合精養要求的蝦池,要逐步改造為小面積精養池。
1.地質地貌條件
原則上沿海泥質或砂質潮間帶以上的荒灘、鹽堿地均可建池養蝦,在風暴潮比較頻繁的地方,考慮到安全因素。投資能力,可選擇在高潮線最高水位1米以上的地區。風暴潮很少的區域或內灣,可在潮間帶高潮線區或高潮線以上區域建池。在潮間帶建池有利于利用潮差納水,但應盡量便于蝦池排水,同時還應考慮:(1)蝦池建成后,易自動排干池水,方便收獲和處理池底。(2)地勢太高,增加提水成本。(3)養殖池應接近取水點或建于天然河道海浪。(4)應避開林木、紅樹林及耕地。(5)選擇地勢平坦交通方便的地區。(6)必須對地質作詳細勘探,進行土壤、底質化學分析,特別是在沙質地區、酸性土壤或潛在酸性土壤建池,需建預防養殖池水漏滲、酸化的工程設施。
2.水文與水質調查該區的潮汐狀況、歷年最高水位、海區淤積、沖刷情況、海水周年的鹽度及水質變化。選擇潮流通暢、海水鹽度一般不高于35‰,最低不低于1‰的海區,但以半咸水海區最適合養蝦。酸堿度pH應在7.8-8.6之間。
水源應避開工農業生產排污的影響,主要水質指標應不超過對蝦養殖要求的安全濃度及國家漁業水質標準。
建池附近,最好有可用于養殖使用的淡水資源如河流、水庫等。
3.氣象條件
調查了解當地氣溫、水溫周年變化,年降雨量,最大日降雨量,雨量季節分布,經過養殖場區的集雨面積。盡量選擇雨最量適中,每日的日照時數較多的地區建池。
4.生物資源
調查建場附近的生物資源狀況,敵害生物、病原宿主生物的種類、數量、繁殖期,餌料生物資源量。可選擇藍蛤、鹵蟲等比較豐富的地區建場。
5.社會條件
對蝦養殖業應該與其它產業協調發展。建場主要的社會條件應考慮:(l)具有全天候的道路及通訊工具,以便于運輸生產資料及產品,保障與外界的聯系方便。(2)有充足的電力供應,養蝦場還應有備用的發電機組。(3)勞力資源豐富。(4)社會治安穩定。(5)飼料來源充足。(6)生活用水方便等生活條件。
6.舊蝦池改造根據小面積池塘精養要求,可逐步對原有不適于精養的蝦池進行改造,要求達到如下標準:(貝)養殖池的單池面積為5-10畝。(2)池深應達2.5~3米。(3)池塘保水性能好,排水可徹底自流排干。(4)建蓄水池。(5)進排水渠道分開。(6)按健康養殖管理要求配置設備或設施。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