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冬閑田養魚,一般從晚稻收割開始到第二年5月,時間長達7個多月。如今已過去3個多月,前段時間經歷了寒冷天氣的考驗,全縣冬閑田養魚形勢還是好的,從養殖面積看,一般山區村都有10多畝面積,多的達40-50畝,估計全縣約有7000畝左右,面積比上年略有增加;從飼養情況看,放養魚種數量一般每畝20-30kg,多的達1-200kg,投餌施肥比較普遍,有的養戶還安裝了塑料網以防鳥害;有的還加高田埂、田內開溝、搭棚、土層翻耕,田間工程設施比較完善。但有的農戶管理比較粗放,放養密度低,不投餌,田水淺,損失大,冬閑田養魚難能發揮效益。
為了提高冬閑田養魚水平,為明年稻田養魚發展開好頭,起好步,現根據前階段養魚現狀提出以下幾項技術措施,供廣大養戶參考。
一、保證水源安全。近期雨水較多,各地要利用有利時機加深水位,爭取達到0.5~0.7米,不宜過淺,同時要防止有害有毒物質流入大田。影響魚類生長。魚是變溫動物,控制水溫很重要,目前仍是寒冬季節,天氣寒冷,要盡量保持適宜水溫,如果天氣晴好,可降低水位,以利田水升溫,晚上要加深田水,有利保溫。平時要注意水位穩定,減少魚的應激反應。平時要注意田中遮蔭棚的安全,如有損壞,要及時修復。水質管理是項很重要的工作,養魚先養水,如果水質變差,要及時更換新水。春后水溫上升,水中天然餌料及魚迅速生長,水質管理工作要跟上,一般換水時間可掌握在20天左右1次,同時可根據水質變化,不定期施生石灰,每次每畝10-15kg,如果交替使用光合細菌更好。
二、重視投餌施肥。投餌總原則是,前期多投,中期少投,后期多投。目前正是中期,春節前后氣溫還低,魚攝食量不大,1-2月份日投餌率要掌握在0.5~1%左右,3-4月水溫升高,日投餌率1~2%,具體根據“四定”、“三看”原則靈活掌握。
施肥目的,一是起培肥水質作用,二是使肥料轉化為魚餌料供魚攝食。施肥方法有二種:一是堆肥,如果已有堆肥堆在田里的要檢查肥料發酵情況,如果堆肥數量不足,要增加堆肥量,每畝可掌握在500-1000kg左右,并在堆頂上蓋好稻草,外涂田泥,使肥料自然發酵。春后隨著水溫升高,堆肥不宜過多,以免敗壞水質。二是施發酵有機肥,方法是水溫高于10℃時可不定期施有機肥,以利培育水質,數量視水質情況而定。
三、嚴防鳥害。近年來鳥吃田魚事故頻繁發生,已成為影響稻田養魚發展的一大公害。目前,預防方法有,有的加深田水,有的在水面上養萍,有的在田內安裝防鳥網,方法多種多樣,農戶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選擇。安裝防鳥網方法雖好,但還不普遍,主要原因是農戶對冬閑田養魚效益還沒嘗到甜頭,而安裝防鳥網成本大,認為不合算,惜不得化本錢。根據這種情況,建議由重點戶示范戶帶頭試驗,取得經驗后再推廣也可,縣漁業主管部門要在投入方面給予支持,以促進冬閑田養魚順利發展。
四、嚴防病害。前段時期,天氣較冷,病害相對較少,隨著春天臨近,水溫上升,病害也隨著發展。各地要早做預防工作,方法可采用定期施生石灰,投藥餌,勤檢查等,如果發生水霉病、小瓜蟲病、爛鰓病、錨頭鳋等病要對癥下藥治療,確保健康養殖。
五、撲大留小。春節臨近,市場對水產品需求量大增,凡是達到商品規格的要及時起撲上市,以獲取最佳的經濟效益,對規格小的繼續留塘飼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