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冬閑時段是改造魚塘的最佳時候,因經過一年或多年養魚的池塘,由于在養殖過程中肥料和餌料殘渣、魚類糞便、泥沙雜質日積月累,加之外界影響,多種致病細菌和敵害生物大量繁殖而引起魚塘老化,各種養殖環境因子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此時如不及時改造,會直接影響下年養殖生產及效益的提高。現結合景谷生產實際,簡要介紹冬閑時間魚塘的改造方法。
一、因地制宜,選擇養殖場所
目前,全縣大多數池塘一般建在山腳下、村子中、樹林邊,土質及底質差,光照時間短,池塘常年水溫低,水源及水質不穩定,不利于魚類的生長。所以,池塘選址必須科學合理,一般要求水源穩定且不易受污染源污染,建池的土質以壤土最好。魚池形狀以長方形為宜,長寬之比一般為2―4∶1,東西邊長,南北邊寬,寬的一邊最好不超過50米,魚池周圍不宜有高大的樹木及建筑物,以免遮光、擋風及妨礙養殖操作。同時,還要注意養殖環境的創造與保護。大多數池塘周圍常年雜草叢生,有的多年不清淤,有的池塘人畜活動頻繁,水質條件差,有的因灌溉取水長年水位低,注、排水不暢,這樣惡劣的環境極不適合魚類生長。生產實踐證明,養成魚的池塘,面積以5畝―15畝為宜,水深最好保持在2米―3米之間。魚苗、魚種池面積可在5畝左右,水深在1.5米左右。魚池必須每年采取清淤措施,以改良底質條件,防止水質惡化,且要求每個魚池必須設有單獨的注、排水道,要建設好防逃設施,在進排水口建好閘門,用鐵絲網或塑料網做好多層濾水網,防止魚類外逃。要勤除雜草,盡量避免人畜在池塘中活動驚擾魚類。
二、因魚而異,確定建設規范
魚塘的建設和改造,一般要求是:小改大或大改小,淺改深,漏改保,死水改活水,低埂改高埂,同時,要根據當年所養殖的品種及養殖方式而確定改造建設的規范。養殖成魚的池塘面積要大,以10畝―15畝為宜,水深2米―2.5米,魚池長方形,長、寬之比為5∶3,成魚池與魚種池的面積之比為8∶2或9∶1。高產魚池的配套條件要符合漁業用水標準的水源,池底平整不滲水,洪水不淹,便于操作,并有一定的面積場所種植飼料作物和完備的排灌系統及有效的增氧設施。如果畝凈水500千克以上均需配備增氧設備。因在相等的條件下,使用增氧機可凈增產魚14%左右。同時,改造建設還要根據養殖品種而變化。養殖草魚、鰱、鳙魚等,魚塘水面要改大;養殖羅非魚、鯉魚等,魚塘水深在提高,池底要有10厘米左右的泥沙;養殖小龍蝦等品種,以土池為宜,池岸要稍寬,同時要加固防逃,在池四周的池壁上要打好穴洞,供其產卵棲息。
三、排污清淤,改善養殖條件
每年底等魚類全部起塘后,應及時將塘水全部排干后,將池底的淤泥挖起來,堆放在魚塘的四周斜坡上面,加寬鋪厚塘埂,還可把堆放不下的淤泥運到農田、菜地里作肥料。由于魚塘清淤工作量大,人力清淤的效率較低,采用泥漿泵、變壓水泵配合清淤效果好。通過清除淤泥、修砌塘埂等,可有效擴大魚塘容量,增強抗旱保水能力。高產魚塘至少3年清一次淤泥,雖然清淤費用較高,但可降低餌料系數及魚病防治費用及暴發性疾病發生的概率,故利大于弊。一般老池塘每年都要清除池底淤泥,只保留底泥10厘米―15厘米即可。也有養殖戶將魚塘水排干后,保持有10厘米厚淤泥,再種上黑麥草、蠶豆、油菜及蔬菜等,實行種養有機結合,用農作物根系來通氣,吸收和轉化土壤中的各種營養物質,起到改良土壤、破壞水生病菌生活環境的效果,能顯著減少魚病的發生,這種“養魚―種植―養魚”的水旱輪作方式,可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四、適時曬塘,消除有害生物
池塘魚類起捕后,可把池塘的水放干,利用立冬至立春這段時間晝夜溫差大,溫度低的有利條件消除池塘的有害生物。因為大多數潛伏塘底的有害生物一般在冬日活動微弱,經不起冰雪嚴寒的侵襲而死亡。同時,經過冬天冰雪冷凍以及太陽曝曬,塘底泥沙土質會變得比較疏松,并與空氣接觸后,有助于細菌活動,把池中的有害物質轉化為以后養殖中的營養物質。[pagebreak]
五、清塘消毒,創優養殖環境
一般老魚塘致病因子較多,應注重清塘殺菌防病,這是控制來年養魚少生病的關鍵。應選擇晴好天氣進行清塘消毒工作。一種方法是干法清塘,即按每畝魚塘用生石灰75千克―100千克或漂白粉3千克―4千克加水溶解,在全池均勻潑灑,潑灑后應讓池塘曝曬幾日,并用耙子全池耙動,以達到充分消毒防病的作用,還可以中和淤泥中的有機酸、硫化氫等,改變酸性環境,使於泥呈弱堿性,有利于魚類的生長繁殖;另一種方法是帶水清塘,按水深1米每畝用生石灰130千克―150千克或漂白粉10千克―12千克溶化后全池潑灑。潑灑時要到邊到位,尤其是池塘四周容易忽視。同時,要在池塘四周建設好防護設施,防止人畜進入養殖區活動。在嚴寒時,還要在池塘的上風處即池塘的北面、東北面、西北面的塘岸上用竹子或樹木搭起防風棚,要求防風棚高度達到4米左右,在池塘北岸連成一片,棚中夾上稻草或尼龍布等擋風物料,阻擋從北面、東北、西北方向吹來的寒風。另外,要經常清除池塘四周雜物雜草,搞好池塘防汛設施建設,杜絕池外污水直接排入池塘。盡量避免在池周栽高大的樹木或建設高大的建筑物,為魚類的健康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