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不僅僅滿足于水產品數量的增加,而且對食用魚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魚的鮮活度、體色、肉味、有無使用過藥物等等都成為消費者的衡量指標。而目前我國水產養殖產量居世界第一,所以飼料安全直接關系到水產品的安全,對人民生活和身體健康的影響也隨之加大。
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水產飼料多為膨化飼料,且飼料系數一般規定不高于1.1,而我國目前水產養殖業以硬顆粒飼料為主,在目前的養殖模式下,一般鯉科魚類在整個養殖周期內的飼料系數為1.8~2.2,其中大部分的飼料由于加工工藝不完善,消化吸收率低,蛋白水平太高,氨基酸不平衡以及蛋白能量比不適當等原因造成大量飼料及糞便成為養殖水體氮、磷的污染源,同時產生大量的懸浮物和生化好氧有機物。對于半精養池塘來說,由于水體較小,且一般處于封閉狀態,因此通過飼料輸入水體的營養鹽過多,將加速水體的富營養化進程,不僅養殖成本增加,同時也加大了對水體的污染。而對于工廠化養殖,由于養殖密度高,而且一般的養殖品種大都屬于高耗氧性魚類,對水質的要求較為嚴格,所以飼料的品質是影響精養水體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原因,使用品質差的飼料除了會對魚體和養殖水體的危害,還可能對我國水資源,濕地等環境造成極為嚴重的破壞。
魚類在高密度的集約化養殖條件下,要保持旺盛的生長和抗病力,需要營養均衡的飼料,這其中就需要添加某種或某些微量物質以補充配合飼料中營養成分的不足,促進魚、蝦正常發育和加速生長,但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及生產中出現的問題,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了添加劑中的抗菌素、激素和一些化學藥物帶來的負面影響。例如抗菌素的大量使用甚至濫用,因其作用機理主要是針對微生物本身起作用,不僅使微生物產生抗藥性,其在動物體內的蓄積還會給人類疾病的治療造成極大難度。而激素類物質的添加和長期使用,魚體始終處于應激狀態,非特異性免疫能力低下,對細菌,病毒的抵抗力削弱,很容易導致暴發性魚病,另外,激素會在魚體內殘留,這些殘留會干擾人體內正常激素的分泌和調節,致使機體代謝紊亂,從而使食用者出現肥胖、早熟、浮腫等不良反應。現在有的國家和地區(如歐盟一些國家)已經用立法形式禁止或限制在飼料中添加抗菌素和外源激素。為了保護環境和人類自身的安全,開發環保型飼料,進行魚類的健康養殖勢在必行。所謂環保飼料是指安全、低(無)污染、無殘留的天然飼料或以天然飼料中某一特定營養成分為主體構成的飼料。
要做到飼料的低(無)污染,除了科學配料、科學飼養外,還應改進加工工藝,如飼料的膨化加工工藝,不僅能大幅度提高淀粉糊化度以保持飼料在水中的穩定性,有利于魚類的攝食并減少了殘餌對水體的污染;而且能改善蛋白質和粗纖維的物理結構,改善飼料的適口性,提高飼料的消化吸收率;在高溫、高壓、高剪切力的作用下,膨化還能有效鈍化植物蛋白中的一些抗營養因子,消除某些有毒物質,殺滅大部分的有害微生物,因此膨化飼料在改善水質,增強魚體的抗病力方面都有明顯作用。
而要使飼料安全、無殘留,就應禁止在飼料中使用藥物,而添加綠色飼料添加劑。所謂綠色飼料添加劑是指天然來源的材料經過一定程度加工過程,不改變天然成份特性,不包括非天然成分物質的飼料添加劑。目前處于研究開發階段的單細胞蛋白、飼料酶制劑、益生菌、細胞壁多糖復合物、基因工程生長激素、中草藥添加劑、免疫調節劑等就是能促進生長、改善品質、增強抗病力的新型綠色飼料添加劑,這類添加劑將會成為21世紀飼料添加劑工業的主導產品,也是最具發展潛力的飼料添加劑。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