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夏季氣溫高,雨量多,天氣變化快。夏季也是魚類一年中生長的旺季,由于水溫高,魚類病原體也會大量繁殖。由于現在大多實行高密度精養方式,池水體負載量增大,水質比較肥,如果遇悶熱天、雷雨天,特別是晴天轉下雨或下雨轉晴天時,魚類通常在下半夜至黎明前浮頭,嚴重時就可以出現泛池,造成大批養殖魚類死亡。泛池的主要原因是氣候突變,氣壓降低,水中溶氧量減少。養殖魚類如果出現長期浮頭,魚類表現為下唇比上唇長,食欲減少,飼料利用系數降低。魚體也會因此而抗病能力削弱,魚病也隨之大量發生。
1、注意調節水質。水為魚類生存環境,要養好魚,必須要先管好水,池塘水色上午呈綠下午黃綠色最好。控制措施有:
(1)適時換水或加注新水,水量為1/4~1/5。
(2)每個月用洲旗牌穩定性二氧化氯全池潑灑2次,每畝平均水深1米用70克即可。可明顯增加池水的堿度、硬度,提高池水二氧化碳平衡能力,又有預防魚病的作用。
(3)適量施肥,一般根據水色確定要求量少、次數多。在晴天施肥。
(4)控制大型浮游動物發生。如果池水水色清瘦,魚又經常浮頭,下風肉眼能看浮游動物時,可用魚蟲清每畝平均水深1米用20毫升全池潑灑,能預防蟲害發生,或者適當增加鳙的放養量。
(5)有條件可使用增氧機,增加水體中溶氧量,改善水質。
2、嚴格做好“四定”,即:定時、定量、定質、定位。一般晴天多投飼料,雨天少投飼料,投飼料總量為總魚量的3%~5%,同時保證飼料質量,避免投飼料過量,既造成飼料浪費又會敗壞水質。
3、魚病預防。魚類生活在水中,一旦生病,要及時正確的診斷和治療都會有一定困難,特別是發病后的病魚已經沒有食欲,即使使用特效藥也會因魚不攝食而難以進入魚體內,因此必須十分強調做好魚病的預防工作。魚苗下池前每畝用100公斤生石灰徹底清池,消滅病原體,生石灰消毒后一般經過7天后即可投放苗種。在飼養過程中,一般平均水深1米每15天用穩定性二氧化氯70克左右化水潑灑一次,對由病毒和細菌引起的各種傳染性疾病都有很好預防效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