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金魚中最為常見的疾病,發病率高、傳染快、死亡率高、治療也比較困難。
[發病原因]由細菌(黏球菌)引起的稱為細菌性爛鰓。
[癥狀]鰓絲呈粉紅或蒼白,繼而組織破壞,黏液增多,帶有污泥,嚴重時鰓蓋骨的內表皮充血,中間部分的表皮亦被腐蝕成一個圓形或不規則的透明小窗。軟骨外露,常離群獨游,行動緩慢,體色變得暗黑,頭部更甚。病魚往往因呼吸受阻,窒息而死,死亡率較高。
[發病季節]終年均可發生,但以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4―10月)為多見。
[防治方法]
(1)利用黏細菌耐鹽能力較差的弱點,在每5千克水中投放食鹽50―100克,浴洗病魚5―15分鐘。
(2)在每5千克水中溶呋喃西林或痢特靈片0.1―0,2克,將病魚浴洗10―20分鐘,或用映喃西林或痢特靈全池(缸)潑灑,浸洗數天,更換新水(用藥比例為2毫克/升)。
(3)可任意選用卡那霉素、慶大霉素、青霉素、鏈霉素、金霉素中的任何一種抗菌素溶于池(缸)中,用藥量為每50千克水中投卡那霉素100萬一150萬單位;或慶大霉素16萬單位;或青霉素80萬一120萬單位;或鏈霉素1克;或金霉素3―5克,還可用上述藥液以注射器直接噴洗鰓片,效果也較顯著。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