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病原體:小型點狀極毛桿菌
癥狀:病魚體表粗糙,鱗片向外豎起,基部水腫,積有少量半透明或含血的滲出液。若在鱗片上稍加壓力,即可見鱗片基部有少量滲出液噴出,然后鱗片脫落,導致感染。病魚的發病部位潰爛,鱗片就像刺猬的刺毛,片片豎起,干枯松散。鰭基充血,腹部膨脹,有時眼睛外凸。生病魚臥于池底,失去活動力,停止攝食,不久就死亡。
流行期:南方冬、春季發生較多,北方秋季常見。其致病原因主要是飼水水溫一直處于陰涼狀態,自然光照嚴重不足或人工光照失調,時間一長,魚體鱗片松馳,皮下層內積水,鱗片豎起。此病的感染,通常是由于在立冬后寒冷天氣的日常換水及運輸檢疫時,導致飼水溫差變化過大,使魚體受寒后,鱗片開始松散,最后引發細菌感染。
防治:
a、浸洗或潑灑:①在10千克水中溶解呋喃西林1克,浸洗病魚20~30分鐘,或用更低濃度溶液潑灑。經十余日的冶療,對初患病魚都能治愈。②在10千克水中溶解呋喃西林1克或呋喃唑酮1克,浸洗病魚20~30分鐘,堅持用藥數次,對病情嚴重者也有一定療效。選擇較低濃度潑灑更好。
b、混合劑浸洗法:選用2%食鹽水、3%小蘇打溶液、5%敵百蟲溶液,配制成混合劑,浸洗病魚10~15分鐘,效果較好。
c、浸洗:在10千克水中投放慶大霉素3~5支,浸洗病魚10~15分鐘,堅持2~3次,能收到良好效果。
d、抹擦體表:用稀釋碘酒抹擦病魚體表,或肌注經稀釋后低劑量的慶大霉素,用藥數次后可獲得明顯效果。
e、調理治療:增強光照,提高水溫至25℃,進行飼養調理治療,能使病癥逐漸好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