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親魚培育
親魚要求6齡以上,體重超過15千克,按雌雄比為1:1.5放養,畝放15~20千克的青魚10尾左右。
親魚池池底平坦,以沙壤土為好、保持水質清新,以投喂螺螄、蜆、蚌肉為主,輔投少量豆餅、麥芽,定期加注新水及沖水,一般冬季每月沖水一次并保持水深2米以上。開春后,降低水位便于提高池水溫度,每星期沖水一次,4月中旬開始增加沖水次數,可2~3天沖水一次,以促進性腺成熟。
在親魚池中,搭配少量的花白鰱調節水質,同時可適當套養肉食性魚類如黑魚、加州鱸等,捕食池中的野雜魚,利于親魚培育,又增加池塘效益。
二、催產
1、催產時間、水溫: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催產時間為5月中、下旬,催產水溫25~28主最適宜。
2、親魚選別:親魚的成熟度直接影響催產效果,鑒別標準為雄魚輕擠腹部有精液流出,遇水后立即散開,雌魚腹部膨大,松軟有彈性,腹部鱗片較稀疏。為了提高群體成熟度,可在4月中旬,拉網檢查,對成熟度較差的,根據個體大小及成熟較差的,根據個體大小及成熟情況,分別注射LRH-A3~5微克/尾。
3、注射催產劑:常用催產劑為LRH-A、DOM、PG等,通常兩種混用效果較佳,我場采用三針注射,催產率較高,高達95%以上。第一針每尾親魚每千克注射LRH-A1微克,針距20小時;第二針每尾親魚每千克注射LRH-A5微克,針距8小時;第三針雌親魚每千克注射LTH-A20微克加PG3~4毫克或加DOM4~5毫克,雄親魚的劑量視具體情況注射雌親魚劑量的1/3~1/2,注射時均采用胸腔注射。
三、發情與人工授精
效應時間的長短隨水溫的高低而變化,。據觀察,水溫26~28度時效應時間為6~7小時。親魚發情到預定時間并結合實際發情狀況,把親魚捕起進行人工授精,授精時注意做到動作輕而快,精卵混合時,適當加注0.6%的生理鹽水,延長授精時間,同時授精時應避免陽光直射和雨水濺入,提高受精率,正常受精率達90%以上。
四、孵化
將吸水后的受精卵投入孵化環道或孵化缸中孵化,水的流速以能把受精卵沖起翻滾為度,孵化用水應進排分開,不宜循環使用。魚苗出膜后,水流應適當加大,以防魚苗下沉窒息死亡,魚種孵化24小時后,水流應適當減小,避免水流過大消耗魚苗體力。同一發育時期水的流速白天小于夜間,如天氣反常,溫差大時應適當減小,避免水流過大消耗魚苗體力。同一發育時期水的流速白天小于夜間,如天氣反常,溫差大時應適當加大水流。
五、病害防治
每批孵化前,應對孵化池徹底清除污物,用一定濃度的霉菌凈溶液消毒,做到以防為主,防重于治,魚苗出膜前,水質定期用霉菌凈進行消毒,防治水霉病。魚苗出膜后易染車輪蟲病,常造成大批死亡,一量發現車輪蟲病原體,孵化用水立刻用0.7克/立方米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潑灑,直到病蟲徹底殺滅。
六、狠抓日常管理,提高出苗率
建立健全生產、技術管理制度,加強行政監督和技術指導。做到各個生產環節專人負責,根據技術人員指導進行藥物消毒,熟練調節水流操作,勤洗刷,并檢查有無逃苗、漏苗現象,正常出苗率達75%以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