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錦鯉是一種高貴的大型觀賞魚,它以其繽紛艷麗的色彩、千變萬化的花紋、健美有力的體型、活潑沉穩的游姿,贏得了“觀賞魚之王”的美稱。另外,日本賞魚者“水中活寶石”和“國魚”來歌頌錦鯉的美。稱它為“水中活寶石”的是名古屋女子大學校長越原公明氏,稱它“國魚”的則是小千谷市的宮日出雄氏于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在東京舉辦的第一屆全日本綜合錦鯉品評會時所稱。
鯉的祖先就是我們常見的食用鯉。鯉魚的原產地為位居中亞的皮斯,后經中國、朝鮮傳入日本。在日本被改良為觀賞用的錦鯉,因此錦鯉可說是純日本的藝術品。早期的錦鯉被稱為“色鯉”、“花鯉”、“模樣鯉”、“變種鯉”等,因“色”“花”等字眼被日本人認為涵意過于暖昧軟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適合時局,因此才改稱為“錦鯉”。現在,凡具有色彩、斑紋以供人觀賞的鯉魚都稱為錦鯉。
錦鯉以“紅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為最具代表性的品種,俗稱“御三家”。其他如黃金鯉、德國鯉、緋鯉及其他變種鯉都可稱為錦鯉。錦鯉的種類中有“德國紅白”、“德國三色”或“秋翠”、“菊水”等德國系統的錦鯉,因此常被人誤解的德國也生產觀賞用的錦鯉。其實德國鯉只供食用,惟有少數被改良成少鱗或無鱗的鯉魚,其原種為黑色。日本人將此種德國鯉與日本錦鯉交配而產生德國種的觀賞鯉,所以德國種錦鯉也是日本人的杰作。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錦鯉大約在公元一八零四年至一八二九年間,也就是說錦鯉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當時在日本新瀉縣的山間飼養的食用鯉中,發現有突變成具有顏色的鯉魚,而將它們改良成緋鯉、淺黃、別光等錦鯉后,逐漸被人所欣賞。至一八三零年即已有高價買賣錦鯉的記錄。后來經過進一步的改良,在明治年間產生了黃寫,大正年間又產生了白寫、阿部鯉、大正三色、三色、紅白等六種錦鯉。一直到昭和年間產生了昭和三色,各種銀鱗、黃金鯉及各種皮光鯉。
德國鯉因為粗鱗所構成的圖樣及無鱗的皮膚上所呈現出來的鮮明的色彩,往往顯得鮮明奪目,深為人們喜愛。其實正統的德國鯉為鏡鯉,即只有背部與側腹部有二排粗鱗,故具較高觀賞價值。而完全無鱗的革鯉則觀賞價值較低。背與腹鱗列之間有規則的大鱗片散布者稱為贅鱗,好的觀賞鯉不應有這種鱗。全身覆蓋這種不規則的大鱗片者稱為鐵甲鯉,這種鯉無論形態、色彩如何優美都無觀賞價值。錦鯉的起源地為日本新瀉縣中區附近的山古志村、魚沼村等二十村鄉,現在已成為小千谷市的一部分。每年十月至十二月,來自世界各地的錦鯉愛好者去集此地,一為選購自己喜愛的錦鯉,二來瞻仰聞名于世的“錦鯉發祥地”。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