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在常見魚病中,往往有的癥狀相似,而病原體不同,必須加以區別,才能對癥下藥:
一、病毒性腸炎與細菌性腸炎。病魚腸管均呈紅色,但病毒引起的還兼有口腔、肌肉、鰓蓋、鰭條等充血現象,腸粘膜皮膚一般不腐爛脫落;而細菌性腸炎,沒有口腔肌肉充血現象,但腸道粘膜往往潰爛化濃,乳黃色的腹水很多。
二、具白點癥狀的魚病。包括白皮病、打粉病(白鱗病)、小瓜蟲病及微孢子蟲病。后兩種的主要區別是,病魚死后2~3小時,觀察其發病部位,仍有白點的是由微孢子蟲引起的,沒有則是小瓜蟲引起的。前兩種病的區別:背鰭、尾鰭及背部先后出現白點,但隨病情加劇,白點數目不斷增多,最終白點遍及全身,使整個體表似擦了一層白色粉末,此是打粉病。而白皮病白點只出現于背鰭基部或尾柄處,病情發展也只是白點本身的面積擴大,最終表現為以背鰭至臀鰭為界的整個后部皮膚呈白色。寄生于體表的小瓜蟲與打粉病白點的主要區別是:前者細看白點間有充血的紅斑。
三、“鰓蓋張開”狀魚病。包括車輪蟲病和指壞蟲病等。前者具有典型的“白頭白嘴”,鰓絲鮮紅等狀;后者則鰓絲呈暗藍色,鰓部明顯浮腫。
四、“腸壁膨大”狀魚病。球蟲病、許氏絳蟲病、九江頭槽絳蟲病、刺棘蟲病、新棘吻蟲病及鯉棘吻蟲病等,不同程度的腸壁膨大或腸道堵塞等癥狀。但側殖吸蟲病和九江頭槽絳蟲病分別有閉口不吃食和口常張開不吃食的明顯癥狀與其它病相區別。球蟲主要寄生于青魚。許氏絳蟲和鯉長棘吻蟲均只寄生于鯉魚,但后者一般是寄生于前腸,嚴重時腸管發炎、腫脹和潰瘍,腸壁穿孔。刺棘吻蟲主要危害草魚。
五、磷片隆起癥狀魚病。包括鯉鰭子宮線蟲病和豎磷病。前者鱗片隆起的程度大,以至磷片豎起象松球狀,磷的基部水腫呈半透明的小囊狀,擠則出水。后者不具此癥狀。
六、“急躁不安”、“狂游”或“跳躍”現象的魚病。包括瘋狂病、中華鳋病、鲺病、錨頭鳋病及復口吸蟲病。瘋狂病和鰱中華鳋病均是危害鰱鳙魚的。但前者病魚有脊柱向背部彎曲,整個尾部極度上翹而露出水面,呈波浪形旋轉運動,一時沉入水底,一時露出水面等明顯癥狀;而后者脊柱不彎、尾鰭僅上葉常露出水面(故又稱翹尾巴病),病魚僅在水體表面打轉或狂游。大中華鳋與鰱中華鳋病的主要區別是,前者只寄生于草魚、青魚的鰓部,而后者只寄生于鰱、鳙魚鰓部;前者病魚有跳躍、不安現象,后者病魚和一般不跳躍。大中華翹鳋病與鲺病均有跳躍現象,但只要掀開鰓蓋觀察,就可發現前者鰓絲末端掛有許多象白色的小蛆,因此人稱“鰓蛆病”,后者鰓上沒有這一現象。另外,錨頭鳋病與復口吸蟲病魚也呈現急躁不安的現象,復口吸蟲病不僅表現為在水面不安地掙扎、還有頭朝下,尾朝上的顯著癥狀,易于判斷。七、池邊聚集周游或頭撞岸邊。這可能是跑馬病、泛池或是由小三毛金藻引起的魚類中毒,肖者僅是繞池周游,驅之難散,而后兩者一般發生在清晨,一般有頭向岸邊、靜止不動的現象,但泛池往往還有大部分魚類狂游亂竄,或橫臥水面,呈現奄奄一息狀態。小三毛金藻中毒一般是魚游四隅集中、驅之即散,有時還竄到岸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