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赤眼鱒屬鯉科,雅羅魚亞科,赤眼鱒屬,俗稱紅眼睛、紅目鈍,是江河中主要優質經濟魚類之一。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青睞。該魚具有生長快、適應性強、食性雜、養殖成本低、商品魚售價高等優點,是當前淡水養殖的熱門品種。現將有關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一、池塘條件
養殖池塘應建在水源充足,水質良好,附近無污染源,保水性能良好,進、排水方便,池底平坦,少淤泥的地方,面積2000~3000平方米為宜,水深1.5~2.0m。池水要求“肥、活、嫩、爽”,水色呈淺綠色,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40cm左右。
二、池塘消毒
池塘應清除過多的淤泥。冬季干池曝曬后,在魚種放養前10天注水10~15cm,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50kg徹底清池消毒,經3~4天,用60目篩絹網過濾進水60~80cm,每667平方米可施放經發酵腐熟的糞肥300kg。
三、魚種放養
選健康活潑的優質苗種,自繁自育的魚種的親本應來源于有資質的國家認定的原種場,苗種經無公害培育而成,如從外地引進魚種須經檢疫合格方能引入。魚種放入前可用3%的食鹽水浸泡5~10分鐘。
主養成魚的池塘,一般每667平方米放養冬片魚種1000~1200尾,混養塘每667平方米的放100~200尾。
四、飼養管理
1、飼料投喂
赤眼鱒屬雜食性魚類,主養池塘,采用全價配合顆粒飼料為好。赤眼鱒的飼料可投喂羅非魚或草魚的配合飼料,還可撈取細綠藻及柔嫩、新鮮、適口的水草、黑麥草、蔬菜葉等作為輔助飼料。
日投飼量為魚體重的3~8%。一般上、下午各投一次。投喂飼料要堅持“四定”的投飼原則,還要根據天氣、水溫、水質和魚的吃食情況,確定合理的投喂量。飼料中不得添加國家禁用的藥物作為防治疾病和促進生產目的;不得在飼料中添加未經農業部批準用于飼料添加劑的獸藥。
2、水質調控
在養殖生產過程中,每天中午開增氧機1~2小時,晚上視天氣情況適時開增氧機,以防魚類浮頭。PH值保持在7~8.5之間,溶氧5mg/L以上,NH3-N、H2S等控制在不足以影響魚的正常生長范圍內。在養殖中、后期(特別在高溫季節),要及時更換新水,使池塘水質保持清新。每15~20天,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2.5~15kg全池潑灑一次,使池水呈微堿性,以利魚類的生長和魚病的防治。根據池塘水質、水溫等情況,每隔15天左右施用EM液、利生菌、光合細菌等微生物制劑,可有效改善水質狀況。
3、日常管理
在養殖過程中,日常必須堅持勤觀察,勤巡塘,觀察水質變化、魚類的活動、攝食情況、有無病害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五、魚病防治
魚病防治要堅持“無病先防、有病早治、全面預防、積極治療”的原則,除魚種下塘時做好魚體消毒外,還應對鮮草(餌料)、食場、工具等進行藥物消毒,在夏秋魚病流行季節定期使用“三效”(高效、速效、長效)、“三小”(毒性小、用量小、副作用小)漁藥進行魚病預防。若魚得了病,要正確診斷,對癥下藥,防止濫用藥。
六、成魚的收獲
當大部分個體達到上市規格時,應捕大留小,合理調節魚塘載魚量,使水域生物總量處于一個動態平衡狀態。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