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花羅漢(F1owerhorn)是麗魚科(Cichlaidae)多個種類一主要是麗體魚屬(Cichlasoma)的親本多重雜交后代的總稱,由于外貌奇特、色彩艷麗,花羅漢一經問世,即受到了廣大觀賞魚愛好者的追捧,三四年內即風靡全亞洲,成為觀賞魚新寵。花羅漢誕生至今不過10年時間,進入中國大陸也僅5年,現將其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一、生物學特性
由于親本有所差異,形成了花羅漢的多個品系,主要包括馬來西亞始創的花羅漢品系、金花品系、花角品系、珍珠品系,中國臺灣培育的花豹系列、紅豹系列、彩鉆系列,以及泰國的紅星系列、黃金太歲系列等。
盡管如此,花羅漢魚能歸為一類,自然有它們的共同點。在形態方面比如骨骼、鰭式、側線、體型等,花羅漢保持了麗魚科的共同特征:屬中型魚,成年體長20~40厘米(不同品系有差異,花羅漢品系個體最大,最大體重可達5千克),粗壯的側扁形體型,側面看似卵圓形,背鰭、臀鰭后部軟鰭延長,使其外觀輪廓似長方形。頭部隆起,吻短,口裂中大,唇齒細密鋒利,眼中大,鞏膜紅色。色彩鮮艷而豐富(非馬來西亞源的品系常常是單一色調的),胸部多為鮮紅色,除皮膚色素之外,鱗片表層還常常有金色的片狀或點狀反光質。另外,沿側線常有黑色色斑。
而在生活習性方面,花羅漢更是與它們的先輩相差無幾:肉食性,可攝食顆粒飼料,性格兇狠好斗,特別是同類相殘嚴重,有圈占地盤的習性,雌雄性比接近1∶1,雄性個體體形明顯大于雌性,生長速度亦較雌性更快。雌性約6月齡成熟,雄性成熟期8月齡至2年不等。雌雄自行配對,產粘性卵于石塊或石板,有保護魚卵及幼苗的習性(這是麗魚科被觀賞魚界稱為慈鯛科的原因)。喜弱酸性至中性的水質,對溶氧量、硬度條件要求不高。
花羅漢最終的養殖水體是魚缸,而且花羅漢生活史的每一個階段都可以在魚缸中完成,故在此主要介紹魚缸內養殖花羅漢的技術。
二、水體環境建造
花羅漢生存水溫為22~35℃,最適水溫為26~30℃。水質要求:溶解氧≥5毫克/升、pH值在6.0~7.0之間,對其它理化條件要求不嚴格,一般的水族缸、水泥池、池塘都能滿足。
養殖花羅漢的魚缸大小要與魚體大小協調,一般魚缸長度應相當于魚全長的3~5倍,如果混養其他魚較多,魚缸還需要更大些,家庭中最常用的是80~120厘米的標準缸。
生產性的養殖,在魚缸內不必布置裝飾性的物品,凈化設備可采用上部過濾器或多缸共用循環水凈化系統,不要使用生化棉氣動過濾器,以免被魚咬爛,也不必再加裝充氣器材。
家庭養殖,一般配置上部過濾系統、或缸外凈化桶、或壁掛式凈化器,或安裝底部過濾系統。為美觀和裝飾,可以在缸底鋪砂并覆蓋一層鵝卵石或五彩石,布置1~2塊沉木,種少量抗沖擊能力較強的水草如鐵皇冠、水車前、蕨等。
三、飼養管理
1.放養10厘米以上的花羅漢不能和同類同缸養殖,但可以和體型比它更大的某些其它魚類混養,這些魚類包括:龍魚、紅尾鯰、鸚鵡魚、豬仔魚、清道夫、焰口麗體魚(火口魚)、莊嚴麗體魚(菠蘿魚)等。混養時,魚缸內魚的總數量必須是單數,如3、5、9,這樣可以減少打斗。
生產性的養殖,為有效利用空間,同時使魚更艷麗,往往用玻璃板將魚缸從中間隔開,每一邊各放一尾花羅漢,相互能看見和聞到,激發它們的戰斗欲望,刺激它們分泌激素,能起到增艷和促進額頭增大的作用。
2.投喂花羅漢的飼料通常有小魚、小蝦、魚塊、肉塊、新鮮混合肉團、顆粒飼料等,每天喂1~2餐,每餐喂新鮮飼料相當于魚體重的5%左右,可以保證基本吃飽且不留殘餌。最好經常喂一些小蝦,或在混合飼料中加入一定量的蝦肉、蝦紅素、胡蘿卜素及其它維生素,既有利于健康和生長發育,又可起到增加體表紅艷的效果。
在多種魚與花羅漢混養的魚缸,一般搭配的魚類都是肉食性的,可以每餐只喂一種食物,最好少喂魚糜類的食物,以免爭食時產生殘渣污染水體;
3.水質管理一般用曝氣去氯后的自來水,如果pH值高于7.0,可用增酸劑或磷酸與磷酸二氫鈉的合劑調節(實際上高達7.5的pH值花羅漢也能適應,但不如弱酸性好)。硬度一般自來水都符合要求,不需專門調節。
單養一尾(或兩尾隔開)的魚缸每周換一次水,每次換1/3左右,多魚混養的,視水的清晰度每3~7天換一次水,每次換1/3左右。
四、疾病防治
花羅漢的抗病能力比較強,很少患病,更未發現大面積染病造成災害的現象,但是疾病的防治依然不可忽視。一般較常見的防病措施是定期加食鹽,每2周一次將魚缸內的鹽度調到0.5%,保持24小時后再逐漸恢復正常。
混養的魚缸,由于偶爾打斗撕咬,外傷時有發生,如果立即用升高鹽度的辦法殺菌,一般可以避免傷口感染惡化。一旦傷口感染,可以用抗生素浸泡(青霉素、鹽酸土霉素較常用),發生腸炎可用氟哌酸灌腸。
五、繁殖
花羅漢有自行擇偶的習性,但水族缸內的繁殖往往是人為配對的。
1.雌雄鑒別。可以直接看生殖乳突,雌性個體生殖乳突較大,呈U形,雄性生殖乳突較小,呈V形;馬來西亞發源的花羅漢還可以通過背鰭的黑色斑塊判斷雌雄:雌性個體背鰭中央部位有一塊黑斑,雄性則沒有。
2.將成熟的雄性個體放入魚缸后,第二天放入雌魚,用玻璃板或鐵網隔開,3~7天后拆去隔離物,放入瓦片或倒扣的瓷盤作為附卵板。此時要注意觀察魚缸內的情況,發情行為和劇烈打斗的區別是明顯的。一旦發生劇斗,應立即將雌魚撈出,重新配對。如果配對理想,24小時內就有可能產卵,每次產卵量500~1000粒。將附著魚卵的產卵板取出,另放魚缸孵化,受精卵孵化時間大約48小時。
3.魚苗出膜后48小時即開口攝食。花羅漢魚苗個體相對較大,開口即可以攝食小型枝角類、輪蟲,開口第3天,就可以攝食一般的枝角類了。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