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加強魚塘日常管理
1.堅持巡塘。注意天氣變化、魚群活動情況,做好塘頭記錄。特別是半夜發現魚群因缺氧而浮頭時,馬上開動增氧機或加注新水,直到魚群不浮頭為止。
2.搞好水質管理。池水應保持“肥、活、嫩、爽”。每7~10天加注新水1次,適當排放老水;如水源不足,也要想方設法間歇性加注新水;如干旱缺水,可利用連片的魚塘,用小型高壓射泵以上塘水灌下塘,下塘水反注上塘,左塘水灌右塘,右塘水反注左塘,交叉互灌,以增加水體溶氧。最好在凌晨1~2時或3~4時灌注水。
3.科學投喂。投飼堅持“四定”。定時:夏季天氣炎熱,投飼應選擇上午8~9時,下午5~6時天氣較涼爽時投喂;蝦、鰻鱺在晚上8~9時投喂。定點:將飼料投喂在食臺(食場)中,有利于魚群集中搶吃,也有利于觀察魚群吃食情況。定量:夏季按魚體總重的5%投喂顆粒飼料。投喂后以3小時吃完或略有剩余為好。10天后作一次投飼量調整。定質:飼料的質量要新鮮,農副產品下腳料如麥麩、玉米糠、黃豆粉、豆麩等以混合投喂為好。
4.預防敵害。對于老鼠、水蛇、飛鳥等天敵要設法捕殺或驅趕,防止耕牛、豬、鴨落塘攪渾塘水(養鴨、鵝可用網圍水面)。
5.做好藥物防治
(1)預防。魚種下塘時進行體表消毒。魚類生長季節,用消毒劑全池潑灑消毒(如用1毫克/千克漂白粉化水潑灑);發病季節,先用殺蟲劑(如用魚蟲精10毫升舊67平方米),然后用消毒劑潑灑和內服(如用魚必康500克/100千克飼料),進行預防,1個月至少2次。
(2)治療。防治養殖中遇到最多的草魚“三病”,先用殺蟲劑殺蟲一次,接著用富氯0.2~0.3毫克/千克全塘潑灑,同時用克菌威、魚必康、鯇潔拌飼料做成藥餌投喂1個療程(3.5天,每天投喂1次),可取得顯著療效。
二、搞好生態預防
生態防病是通過清除淤泥,改良底質、水質,輪換養殖對象進行的。目前普遍存在池塘淤泥過多,高密度養殖,過量投飼和過度用藥的問題。因此,應防止水體缺氧和硫化氫、氨氮超過漁業安全用水標準而造成魚類中毒死亡。一旦發現魚浮頭先開增氧機,同時加注新水,觀察30分鐘,如果魚群都往增氧機附近游動,說明是缺氧,應繼續開動增氧機;如果魚群東游西竄,并在下風口處能聞到刺激性氣味,則可能是硫化氫或氨氮過量所致,應立即關掉增氧機,每667平方米水面投放食鹽20千克,可以緩解或終止浮頭。生態預防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經常加水和在中午開啟增氧機2~3時曝氣,使池水溶解氧均勻飽和。
(2)合理搭配養殖品種?梢猿浞掷盟w空間和提高餌料利用率。如果是村邊肥水塘或是配套禽畜場的魚塘,因水質過肥,可適當搭配濾食性魚類(鰱、鳙魚),以防藍綠藻過量,引起水質敗壞;如果清水半瘦塘,青飼料又比較豐富的,則以主養草魚為主,合理搭配濾食性魚類。
(3)肥水塘每667平方米水塘用竹竿圍咸1個40米~50米見方的框架,在水面種植水浮蓮或水仙花等水生植物,通過植物的根系吸收塘中的氨氮,采收水生植物來喂草魚和禽畜,綜合利用,良性循環,效果很好。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